佚題

猶未已,羅浮更孤峙。君從天外訪羅浮,韓生相與遊。 韓生幼君十三歲,時時愛狂醉。袒裼叫跳胡君前,胡君扶與眠。 夢裏寒泉咽盤石,醒來衣袖帶雲煙。胡君北行歸雁蕩,此時兒女俱成長。 戲鳳乘鸞且未遲,羣然共看茅龍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佚(yì)題:詩的題目已佚失,即丟失或失傳。
  • 羅浮:山名,在廣東省境內。
  • 孤峙(zhì):突出聳立。
  • 袒裼(tǎn xī):脫去上衣,露出身體的一部分。
  • 叫跳:大喊跳躍。
  • 咽(yè):在這裏指泉水流動時發出的聲音。
  • 盤石:即磐石,厚而大的石頭。
  • 鸞(luán):傳說中鳳凰一類的鳥。

翻譯

這一切還未停止,羅浮山更加孤獨地聳立着。您從天邊來探訪羅浮山,我韓生和您一同遊覽。

我韓生比您小十三歲,時常喜愛縱情狂醉。在您面前脫去上衣大喊跳躍,您攙扶着我並讓我休息。

睡夢中寒冷的泉水在大石頭間流淌發出嗚咽聲,醒來時衣袖上帶着雲煙之氣。您向北行回到雁蕩山時,這時您的兒女都已長大。

駕馭鳳凰與鸞鳥尚未太遲,大家一起共同觀賞那神奇的茅龍杖。

賞析

這首詩意境奇特,富有浪漫色彩。詩中描述了作者與友人一同遊覽羅浮山的情景,以及在夢中的奇妙感受,展現了一種豪放不羈的情感和對美好事物的嚮往。詩中的人物形象生動,如「袒裼叫跳胡君前」的韓生,表現出他的直率和狂放。同時,詩中也描繪了一些神祕的景象,如「夢裏寒泉咽盤石,醒來衣袖帶雲煙」,增添了詩歌的藝術感染力。整首詩語言流暢,情感真摯,給人以豐富的想象空間。

韓上桂

明廣東番禺人,字孟鬱,號月峯。幼時家貧,喜讀書。向人借《二十一史》,瀏覽一月,即默識大略。萬曆二十二年中舉。授國子監丞。轉永平府通判。巡撫方一藻以其才薦。崇禎末聞帝死訊,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