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烏蠻灘:在廣西橫縣東,爲鬱江一險灘。因其住民烏蠻族得名。
- 伏波廟:紀念伏波將軍馬援的廟宇。
- 炎光:火光,這裏比喻戰亂的災禍。(「炎」,讀音:yán)
- 遠夷:遠方的外族。
- 幾危:幾乎面臨危險。
- 仞:古代長度單位,一仞相當於七尺或八尺。(「仞」,讀音:rèn)
翻譯
再次煽動起戰亂的災禍去征伐遠方的外族,歸來時卻反而遭受幾乎危及自身的災禍。那千仞高的烏蠻灘誰說它危險,然而卻比不上在城西潦草地埋葬時的艱險。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對歷史事件的感慨。詩中提到伏波將軍馬援,他雖曾出征遠方的外族,但歸來後卻遭遇危險。詩人用烏蠻灘的險峻來對比馬援歸來後面臨的困境,暗示了世事的無常和變幻。整首詩意境深沉,通過對比手法,引發讀者對歷史和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