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昭陵:古代帝王陵墓。
- 臨軒:皇帝不坐正殿而御前殿。
- 練布袍:白色的布袍,這裏指帝王節儉樸素之態。
- 徽音:美好的聲譽。
- 繐帳:用穗條製作的帳幕。
- 柏寢:春秋齊臺名。 泛指壯麗的宮殿。
- 閟(bì):掩蔽。
- 神皋:神明所聚之地。
- 虞廷:指虞舜的朝廷。相傳虞舜爲古代的聖明之君。
- 孺子號:指帝王居喪時的哀號。
- 對越:表示恭敬。
翻譯
皇帝在御前殿召見臣子的那一天,君王穿着儉樸的白色布袍。美好的聲譽留存於繐帳之間,壯麗的宮殿掩蔽於神明所聚之地。衆人仰慕虞舜的朝廷,帝王居喪時如孺子般哀號了三年。無盡的霜露之感,恭敬之心在衆臣之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皇帝的形象以及對前代聖君的追慕和對逝者的哀念。詩中通過「君王練布袍」表現出皇帝的節儉,「徽音存繐帳」強調皇帝的美好聲譽,「三年孺子號」則體現出對逝者的悲痛之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沉,表達了對帝王品德和情感的一種敬仰與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