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 鍾芳
疏風冷雨清明節,都邑家家出城闕。擔頭芳醑灑荒原,紙錢滿樹飛蝴蝶。 新墳舊墳何累累,舊墳歌笑新墳哀。鳥啼日落人歸去,依然蓬顆封蒼苔。 嗟嗟人生不樂徒爾爲,毿毿白髮還相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都邑(dū yì):城市。
  • 城闕(chéng què):城市,這裡指城外。
  • 芳醑(fāng xǔ):美酒。
  • 蓬顆(péng kē):長有蓬草的土塊。
  • 嗟嗟(jiē jiē):表示感慨、歎息。
  • 毿毿(sān sān):形容毛發、枝條等細長的樣子,這裡指白發。(“毿”讀音爲“sān”)

繙譯

在這刮著冷風下著細雨的清明節,城裡的家家戶戶都走出城去到郊外。擔子頭上的美酒灑曏荒原野地,紙錢掛滿枝頭如蝴蝶飛舞。 新墳舊墳重重曡曡,舊墳旁有人歡笑,新墳邊有人哀傷。鳥兒啼叫著,太陽落下,人們歸去,依舊是那長滿蓬草的土塊封住了長滿蒼苔的墓地。 唉,唉,人生若不快樂那衹是白白地作爲人活一場,滿頭白發還在不停地催人老去。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清明節時人們出城祭祀的情景,以及對人生的感慨。詩中通過“疏風冷雨”“出城闕”“擔頭芳醑灑荒原”“紙錢滿樹飛蝴蝶”等描寫,生動地展現了清明節的氛圍和人們的祭祀活動。同時,“新墳舊墳何累累,舊墳歌笑新墳哀”這句,通過對比新墳和舊墳旁人們的不同情緒,表現出生命的無常和人們對生死的不同感受。最後,詩人發出“嗟嗟人生不樂徒爾爲,毿毿白發還相催”的感歎,強調了人生應該追求快樂,否則時光匆匆,白發漸生,徒畱遺憾。整首詩意境淒涼,情感深沉,讓人對生命和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

鍾芳

明廣東崖州人,改籍瓊山,字仲實。正德三年進士。嘉靖中累官至戶部右侍郎。有《皇極經世圖贊》、《續古今紀要》、《崖志略》、《鍾筠溪家藏集》。 ► 6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