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匣(xiá):將東西裝在器具裏。此處指把琴收起來。
- 龍唇琴:一種優質的琴。
- 流徵(zhǐ):古樂律中的一種聲調。
- 要眇(yāo miǎo):美好貌;精妙。
- 宿襟:素來的懷抱。
- 郢人:借指懂音律的人。
- 下里:鄉里,也指民間的通俗藝術。
- [口聊]嘈(liáo cáo):形容聲音嘈雜。
翻譯
把我的龍唇琴收起來吧,不要再彈奏那流徵之音。那精妙的音律應與我平素的懷抱相諧和,卻難以進入懂音律之人的耳中。
想到這裏,我心中徘徊不定,壓抑着琴聲,跟從着民間的通俗音樂。那嘈雜的聲音聚集着打柴放牧的人,衆人都心滿意足,我卻暗自覺得自己低俗。
掉轉車頭,感謝衆人的聆聽,拂動琴絃,迴歸到我最初的狀態。河中的魚兒、雲際的仙鶴,這世間上還有能真正理解我的知己存在。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彈琴時的心情和感受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知音難覓的感慨以及對自我內心的探索。詩的開頭,詩人決定將琴收起,不再彈奏高妙的音律,因爲他認爲這種音律難以被他人理解,體現了他的孤獨和無奈。接下來,詩人描述了自己在面對世俗的音樂和衆人的反應時的複雜心情,既有對自己迎合世俗的不滿,也有對衆人滿足於通俗音樂的一種別樣的看法。最後,詩人通過提到河魚和雲際鶴,暗示着他對真正知己的渴望和期待,儘管在現實中知音難尋,但他仍然相信在這世間上會有理解他的人存在。整首詩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語言簡練而富有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