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齊安偶成

重華南狩時,九有誦光格。 帝子望不還,蒼茫九疑碧。 天地寄寥廓,壘空寄大澤。 成毀真須臾,詎雲靡窮極。 胡爲壘中人,還競昔人跡。 歲月閒鶉居,物華美鷇食。 夙駕非我馳,停鸞非我息。 去去莫夭閼,鷦枝運鵬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重華:虞舜的美稱。(「重」讀音:chóng)
  • 南狩:本指天子巡視南方,此處或借指舜南巡。
  • 九有:九州,泛指天下。
  • 光格:光被四方。
  • 帝子:這裏指舜的兩個妃子娥皇和女英,她們聽聞舜死於蒼梧之野,趕去奔喪,淚灑斑竹,後投湘水而死。
  • 九疑:山名,在今湖南寧遠縣南。(「疑」讀音:yí)
  • 寥廓:空曠高遠的樣子。
  • 壘空:此詞較費解,可能指時空的架構或某種虛幻的境界。
  • 大澤:大的水域。
  • 須臾:片刻,一會兒。
  • 詎(jù)雲:怎說。
  • 靡窮極:沒有盡頭。
  • 鶉(chún)居:如鵪鶉一樣居無定所。
  • 鷇(kòu)食:初生小鳥的食物,這裏可能寓意簡單的生活需求。
  • 夭閼(è):阻礙。
  • 鷦(jiāo)枝:鷦鷯的樹枝,比喻弱小者的居所。鷦鷯是一種小型鳥類。

翻譯

虞舜南巡的時候,天下人都歌頌他的德政,光輝照耀四方。 舜的妃子盼望他歸來,卻只見蒼茫的九疑山一片碧綠。 天地寄託在空曠高遠之中,時空構架寄於廣大的水域。 成功與毀滅真是片刻之間的事,怎說沒有盡頭呢。 爲什麼世上的人,還要爭相追尋昔日的痕跡呢? 歲月悠悠,人們如鵪鶉般居無定所,物質華美,但生活需求簡單。 早行的馬車不是我在奔馳,停下的鸞車也不是我在歇息。 去吧去吧,不要受到阻礙,弱小如鷦鷯,也要展動如鵬鳥的翅膀。

賞析

這首詩以虞舜南巡的傳說爲背景,抒發了對歷史興衰、人生無常的感慨。詩的開頭描繪了舜的德政被天下人傳頌,但他的離去卻帶來了蒼茫和悲哀。接着,詩人感慨天地的寥廓和世事的變化無常,成功與毀滅轉瞬之間,人們卻往往執着於過去的痕跡。詩中還表達了對人生漂泊不定和物質追求的思考,認爲人們應該擺脫束縛,勇敢追求自己的理想。最後,詩人以鷦枝運鵬翼爲喻,鼓勵人們要有遠大的志向和勇氣,儘管自身可能弱小,但也要努力展翅高飛。整首詩意境深遠,語言簡練,富有哲理,體現了詩人對人生和世界的深刻洞察。

瞿汝稷

瞿汝稷

明蘇州府常熟人,字元立,號洞觀。瞿景淳子。以蔭補官,三遷刑部主事。以名節自厲,凜不可奪,居官著清望。扶溝知縣責打宗人,神宗令予重比。汝稷謂:“是人微服至邑庭,官自扶扶溝民耳。”知縣因得免罪。歷黃州知府,徙邵武,再守辰州。曾馳檄使三土司停止仇殺。尋遷長蘆鹽運使,以太僕少卿致仕卒。工屬文,尤邃於佛經。有《石經大學質疑》、《兵略纂要》、《指月錄》、《囧卿集》等。 ► 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