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雨

欲消煩暑滌塵襟,昏霧那堪十日陰。 驟灑猶將書喜雨,奔傾旋復賦愁霖。 馮夷欲洗佳兵氣,閭左翻懷及溺心。 爲問霽雲無處所,青畦已沒碧茸深。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dí):洗去,清除。
  • 塵襟:世俗的胸懷。
  • 那堪:怎堪,怎能忍受。
  • 驟灑:急驟地下雨。
  • 猶將:仍然,還會。
  • 奔傾:指雨勢迅猛而傾瀉。
  • 愁霖:久雨不止,令人愁悶。
  • 馮夷:傳說中的水神。
  • 佳兵氣:不祥的戰爭氣氛。
  • 閭左:秦代指主要由僱農、佃農等構成的貧苦人民,這裏泛指平民百姓。
  • 及溺心:急於免除水患的心理。

翻譯

想要消除煩躁暑氣,洗淨世俗的胸懷,怎堪忍受這昏沉的霧氣和長達十日的陰沉天氣。急驟的降雨本應讓人書寫喜雨之詩,可雨勢迅猛不停轉而又讓人作愁雨之賦。水神馮夷想要洗去不祥的戰爭氣氛,平民百姓卻懷着急於免除水患的心情。試問晴朗的雲彩在何處,青青的田畦已經被淹沒在深深的綠草之中。

賞析

這首詩以「苦雨」爲主題,描繪了長時間的陰雨天氣給人們帶來的煩惱和憂愁。首聯通過表達對消除煩暑和滌淨塵襟的渴望,反襯出陰雨天氣的難耐。頷聯中,驟雨初來時本應令人喜悅,但久雨不停卻又使人憂愁,這種情緒的轉折深刻地表現了人們對雨的複雜感受。頸聯藉助水神馮夷的傳說,進一步強調了戰爭氣氛的不祥以及百姓渴望免除水患的急切心情。尾聯則通過詢問晴雲的所在,暗示人們對雨停的期盼,同時以田畦被淹沒的景象,形象地展現了雨勢的嚴重。整首詩意境深沉,語言凝練,生動地表達了詩人對苦雨的感受以及對百姓生活的關注。

韓日纘

明廣東博羅人,字緒仲。萬曆三十五年進士,除檢討。累遷至禮部尚書。時宦官用權,人皆畏其兇焰,獨日纘坦然處之。後充經筵講官,得熹宗稱善。卒諡文恪。 ► 5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