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鶴

嘗讀浮邱石室文,胎仙變化氣氤氳。 慈恩塔裏曾題句,阿閣巢中亦並羣。 九轉丹成鳴中律,千齡翮就舉翔雲。 雙飛隔霧相呼切,縹緲蓬山路不分。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浮邱石室文:關於浮邱仙人的石室中記載的文字。
  • 胎仙:鶴的別稱,這裏指仙鶴具有超凡脫俗的氣質(胎,tāi)。
  • 氤氳(yīn yūn):形容煙氣瀰漫的樣子,這裏指仙鶴的變化之氣繚繞。
  • 慈恩塔:唐代的佛塔,這裏是說仙鶴曾在慈恩塔中題詩。
  • 阿閣:四面有檐的樓閣。
  • 九轉丹成:道家煉丹,經過九次提煉而成,這裏表示仙鶴修煉成功。
  • 中律:符合音律。
  • 千齡:千歲,指長壽。
  • (hé):鳥的翅膀。

翻譯

曾經閱讀過有關浮邱仙人石室的文字,仙鶴變化之時氣息瀰漫如煙雲。它們曾在慈恩塔裏題下詩句,也在阿閣的巢中雙雙成羣。經過修煉九轉丹成功後,鳴叫之聲符合音律,千歲之時翅膀長成便能舉翅翱翔雲端。它們雙雙飛翔,隔着霧氣相互急切地呼喚,在縹緲的蓬萊山路上難以分辨。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仙鶴的神奇與美麗。詩的開頭通過提及浮邱石室文,爲仙鶴增添了一層神祕的色彩。接着描述仙鶴在慈恩塔題句和在阿閣巢中並羣,展現了它們的文化內涵和羣居特性。「九轉丹成鳴中律,千齡翮就舉翔雲」,則強調了仙鶴經過修煉後所具有的超凡能力和優美姿態。最後兩句「雙飛隔霧相呼切,縹緲蓬山路不分」,營造出一種朦朧、神祕的氛圍,表現出仙鶴之間的親密關係和它們所處環境的虛幻美妙。整首詩用富有想象力的語言,生動地刻畫了仙鶴的形象,表達了詩人對仙鶴的讚美和對美好境界的嚮往。

韓日纘

明廣東博羅人,字緒仲。萬曆三十五年進士,除檢討。累遷至禮部尚書。時宦官用權,人皆畏其兇焰,獨日纘坦然處之。後充經筵講官,得熹宗稱善。卒諡文恪。 ► 5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