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魚兒

· 吳藻
是誰工、霓裳舊譜,一聲聲斷還續。飄零淮海頭將白,賴有隨身竿木。花簌簌。嘆老矣龜年、紅豆傷心曲。兩三閒屋。正白紵全翻,青衫對坐,石銚茗初熟。 江南憶,我亦掛帆六幅。扁舟來剪波綠。平生結習惟耽此,聽遍哀絲豪竹。春去速。算檀板、登場曾記唐衢哭。昆刀切玉。覺刪盡柔聲,唱成絕調,高響遏雲谷。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所属合集

#紅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霓裳:即《霓裳羽衣曲》。
  • 竿木:一種雜戲,藝人以長竿頂着木製的玩偶,在音樂伴奏下做各種動作。這裏借指藝人表演。
  • 龜年:即李龜年,唐代著名樂工。
  • 白紵:即白紵舞。
  • 石銚(diào):煮茶器具。

翻譯

是誰擅長那古老的《霓裳羽衣曲》譜,一聲聲時斷時續。漂泊在淮海頭髮都將要變白,還好有隨身表演的技藝。花瓣簌簌飄落。慨嘆老了的李龜年啊,那紅豆般的傷心曲。兩三間閒屋。正將白紵舞全部翻演,穿着青衫相對而坐,石銚裏煮的茶剛剛熟。 回想江南,我也曾掛起六幅船帆。駕駛扁舟來剪開那碧波。生平的積習唯有沉溺於此,聽遍了悲哀的絃樂和豪邁的竹樂。春天離去太快。就算是檀板登場也曾記得唐衢痛哭。像昆刀切玉一樣。感覺到刪除了那些柔婉之聲,唱成了絕妙的曲調,高亢的聲響遏止雲谷。

賞析

這首詞圍繞音樂展開,既有對古代音樂及藝人的追思感慨,又有對自身過往經歷與音樂情懷的追憶。詞中通過「飄零淮海頭將白」等表述傳達出一種時光流逝、歲月滄桑之感,以及對音樂的執着與熱愛。以花瓣飄落等景象來烘托情緒,如「花簌簌」。用「龜年」等形象增添歷史的厚重與文化韻味,生動地描繪出一個沉浸在音樂世界中的情境與心境,富有藝術感染力。最後提到的「昆刀切玉」等,表現出對音樂格調的追求和對高超技藝的讚賞,顯示出獨特的藝術審美。

吳藻

吳藻

清浙江仁和女子,字蘋香,號玉岑子。商人黃某妻。幼而好學,工詞,善畫。曾自制樂府曰“喬影”,吳中一時傳唱。後移家南湖。有《香南雪北廬集》、《花簾詞》。 ► 295篇诗文

吳藻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