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枯木圖爲王子啓作

· 劉崧
高堂展圖颯寒景,古檜峨峨出蒼頂。 坐上疑聞啄木聲,空中忽落蛟龍影。 幹株偃蹇勢回薄,梢節盤撐氣深猛。 尋常巖壑真有此,六月炎風爲之冷。 密葉中含雷雨垂,危標上逼雲霄迥。 懸猿清秋怯倒上,飢鳶落日愁相併。 浦口回舟望北林,原頭立馬瞻西嶺。 劉郎此圖昔所畫,物色筆勢生雄騁。 王君得此綺繡重,玉立階墀見清挺。 經年烽火萬山赤,赭伐還聞到條梗。 天寒荒野霜露白,蕭瑟陰風助悲哽。 豈無千尺棟樑具,摧絕泥沙竟誰省。 深山大澤龍虎死,慘淡相看愁不醒。 海波萬一解經天,亦欲乘槎掠參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颯(sà)寒景:寒冷的景色。
  • 偃蹇(yǎn jiǎn):高聳的樣子。
  • 回薄(bó):盤旋,環繞。
  • 盤撐:盤曲支撐。
  • 巖壑(hè):山峯山谷。
  • 炎風:熱風。
  • 雷雨垂:像要垂下雷雨一般,形容樹葉茂密。
  • 危標:高聳的樹梢。
  • 迥(jiǒng):高遠。
  • 鳶(yuān):老鷹。
  • 物色:景色,景物。
  • 雄騁(chěng):豪邁奔放。
  • 綺繡:精美的絲織品,此指畫作精美。
  • 清挺:清秀挺拔。
  • 赭(zhě)伐:砍伐後使樹木呈赤褐色。
  • :植物的枝或莖。
  • 悲哽(gěng):悲痛哽咽。
  • 乘槎(chá):乘坐木筏。
  • 參井:參星和井星,代指天上星辰。

翻譯

在高大的堂屋中展開這幅圖,呈現出寒冷的景象,古老的檜樹高高聳立,樹冠從蒼青色的山頂探出。坐在那裏彷彿聽到啄木鳥的啄木聲,空中似乎落下蛟龍的影子。 千百棵檜樹高聳起伏,氣勢迴旋環繞,樹梢和樹枝盤曲支撐,氣勢深沉勇猛。平常的山峯山谷中如果真有這樣的景象,六月的熱風也會因此變得涼爽。 茂密的樹葉中好像含着即將垂下的雷雨,高聳的樹梢直逼雲霄。懸掛在樹上的猿猴在清冷的秋天害怕向上攀爬,飢餓的老鷹在落日下憂愁地與之相伴。 在浦口乘船回頭望向北邊的樹林,在原野的源頭立馬眺望西邊的山嶺。劉郎昔日所畫的這幅圖,景物和筆勢都豪邁奔放。 王君得到這幅如錦繡般精美的畫作,畫中樹木像玉立在臺階旁,顯得清秀挺拔。經過多年的戰火,萬山都變得赤紅,樹木被砍伐後呈現出赤褐色,一直到樹枝和樹幹。 天氣寒冷,荒野上霜露潔白,蕭瑟的陰風吹來,更增添了悲傷哽咽之情。難道沒有可作千尺棟樑的材料嗎?它們被摧毀埋沒在泥沙中,又有誰去理會呢? 深山大澤中的龍虎已死,景象慘淡,讓人憂愁難醒。如果大海的波濤萬一能夠衝上天空,我也想乘坐木筏去探尋天上的星辰。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枯木圖,通過對圖中枯木的細緻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象的讚美和對世事滄桑的感慨。詩中先寫枯木的高大雄偉,給人以震撼之感,如「古檜峨峨出蒼頂」「空中忽落蛟龍影」等句,展現了枯木的氣勢。接着描寫了枯木的形態和周圍的環境,如「幹株偃蹇勢回薄,梢節盤撐氣深猛」「密葉中含雷雨垂,危標上逼雲霄迥」,突出了枯木的頑強生命力和獨特的美感。同時,詩中也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如「天寒荒野霜露白,蕭瑟陰風助悲哽」,表達了對戰爭破壞和自然凋零的悲哀。最後,作者通過「海波萬一解經天,亦欲乘槎掠參井」表達了對美好未來的一絲期望。整首詩意境深遠,語言優美,將枯木圖的形象與作者的情感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劉崧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