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六首

恭儉之君,四紀如一。 延義邇英,大書無逸。 好生緩刑,懼災修德。 罷榷蠲逋,庫珠助糴。 貪黷必防,罔私山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延義邇英:「延」,邀請、引進。「義」「邇」可能爲人名或特定術語,待考;也有可能是「義理」和「近旁」之意。「邇」(ěr)。
  • 蠲逋(juān bū):免除拖欠的賦稅或債務。

翻譯

這位恭謹節儉的君主,四十年來始終如一。邀請有義理的人或在近旁探討英華之事,認真書寫着不要貪圖安逸。他重視生命,放寬刑罰,懼怕災禍而修養品德。停止徵收專賣稅,免除拖欠的稅款,用倉庫裏的珍珠幫助購買糧食。必定防範貪污腐敗,不私自佔有山林川澤。

賞析

這首詩讚揚了一位君主的美德和治國理念。詩中強調了君主的恭儉,四十年來保持如一,這體現了他的品德高尚和持之以恆。詩中提到的延義邇英、大書無逸、好生緩刑、懼災修德等方面,展示了君主在治理國家時注重道德修養、施行仁政、關注民生的特點。罷榷蠲逋、庫珠助糴的舉措,表現出君主減輕百姓負擔、保障民生的努力。而貪黷必防,罔私山澤,則體現了君主對腐敗的防範和對公共資源的合理管理。整首詩通過對君主各種善政的描述,表達了對理想君主的讚美和期望。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