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侯子厚劉賢良蕡二祠落成

宮牆並峙遺容儼,俎豆重新歲祀齊。 唐室幾人堪密勿,諸君何事總蠻溪。 當時望逐銅駝遠,千古魂依越鳥棲。 聖代表章逢使者,共瞻英爽貫虹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俎豆(zǔ dòu):古代祭祀、宴饗時盛食物用的兩種禮器,亦泛指各種禮器。
  • 蠻溪:這裏泛指南方邊遠地區。
  • 密勿:機密、機要。此處指參與重要事務。
  • 銅駝:借指京城、宮廷。
  • 越鳥:南方的鳥。古代越國在南方,故稱越鳥。常以喻思鄉之情或不忘故土之意。

翻譯

宮牆兩邊的祠堂並排矗立着,柳侯(柳宗元)和劉賢良(劉蕡)的遺像莊重嚴肅。重新陳設好禮器,每年的祭祀都整齊莊重。唐朝有幾人能夠參與機要大事呢,而諸位又爲何總是身處這南方邊遠之地呢。當時他們的期望隨着京城的遠去而逐漸消逝,而他們的千古英魂如同南方的鳥兒棲息在此地一般,依附着這片土地。聖明的皇上表示讚揚並派來使者,衆人一同瞻仰他們的英靈,其英氣直貫長虹。

賞析

這首詩是爲柳侯(柳宗元)和劉賢良(劉蕡)的祠堂落成而作。詩的首聯描繪了祠堂的莊嚴和祭祀的隆重,體現出對兩位古人的敬重。頷聯則發出感慨,思考他們的命運和遭遇,對他們未能在朝廷中充分發揮才能、卻被髮配到邊遠地區表示惋惜。頸聯通過「當時望逐銅駝遠」表達了他們的理想和期望未能實現,「千古魂依越鳥棲」則強調了他們的英魂在當地的永駐,也暗示了他們對故土的眷戀之情。尾聯寫聖明的皇上對他們表示讚揚並派來使者,衆人共同瞻仰他們的英靈,使詩歌在對古人的敬仰中結束,進一步昇華了主題。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通過對兩位古人的紀念,表達了對他們的敬仰和對歷史的思考。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