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右司馬陳公四首

梁鴻曾賦五噫歌,司馬青衫淚亦多。 一入利名皆苦海,元無生滅是恆河。 田家雨足宜粳秫,洞戶風輕長薜蘿。 莫說王孫歸未得,祗將離緒付春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梁鴻:東漢時期的文學家,字伯鸞,扶風平陵(今陝西咸陽)人。他有高節,因作《五噫歌》而被漢章帝追捕,被迫改名易姓,避居齊魯、吳中。
  • 噫(yī):表示悲痛或嘆息的聲音。
  • 司馬青衫: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詩中白居易用「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來形容自己的悲傷。後來「司馬青衫」常用來形容極度悲傷。
  • 恆河:印度北部的大河,是印度教的聖河。在這裏,「恆河」可能象徵着永恆和不變的真理。
  • 粳秫(jīng shú):粳稻與糯稻。
  • 薜蘿(bì luó):薜荔和女蘿,都是攀緣的植物。常用來指代隱者的服飾或住處,意味着幽靜、自然的生活環境。

翻譯

梁鴻曾經創作過《五噫歌》,就像白居易筆下的司馬青衫一樣,悲傷的淚水也很多。一旦陷入名利之中,就如同陷入痛苦的海洋,原本就沒有生死輪迴,就像恆河之水一樣永恆流淌。農家的雨水充足,適合種植粳稻和糯稻,山洞旁的門戶風輕,適宜薜蘿生長蔓延。不要說王孫公子還未歸來,只將離別的愁緒託付給春天的碧波。

賞析

這首詩以梁鴻的《五噫歌》和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司馬青衫」爲引,表達了對人生陷入名利之苦的感慨。詩人認爲,追求名利會讓人陷入苦海,而真正的解脫是認識到生命的無常和無生滅的本質,如同恆河之水一般永恆流淌。接下來,詩中描繪了田園生活的美好,雨水充足適合農作物生長,風輕之處薜蘿蔓延,展現出一種寧靜、自然的生活景象。最後,詩人提到不要抱怨遊子未歸,而是將離別的情緒寄託在春天的江波之中,體現了一種淡淡的憂傷和對離別的無奈。整首詩意境深遠,語言優美,通過對比名利之苦和田園之樂,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對寧靜生活的嚮往。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