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鳴橈:划槳時發出的聲音。
- 艤舟:停船靠岸。
- 虛空:此處指開闊的天空。
翻譯
我舉起手,凝望着飄動的雲彩,划槳時發出聲響,經過黃木。 將船停靠在江邊的亭子旁,從這裏可以開闊地觀賞太陽沉入水中的美景。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意象,描繪了詩人在江上行舟時的所見所感。首句「舉手望飛雲」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嚮往和欣賞,而「鳴橈過黃木」則通過聲音和色彩的結合,增添了畫面的生動感。後兩句「艤舟江上亭,虛空觀日浴」則進一步以開闊的視野和寧靜的心境,表達了詩人對日落美景的沉醉和寧靜安詳的心境。整首詩意境開闊,情感寧靜,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嚮往。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壽少師費健翁六十八 》 —— [ 明 ] 湛若水
- 《 次韻姚澤山大巡羅浮八詠朱明洞 》 —— [ 明 ] 湛若水
- 《 九日泉山 》 —— [ 明 ] 湛若水
- 《 用原韻酬姜仁夫兼柬董道卿四首 》 —— [ 明 ] 湛若水
- 《 壬午秋有鶴降於吏部庭見素翁和白巖諸公有作予亦步韻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宿寶峯寺 》 —— [ 明 ] 湛若水
- 《 過清源遇兵備齊瑞卿索言贈之 》 —— [ 明 ] 湛若水
- 《 予友方子思道棄湖廣憲僉逃歸三衢山築室以居號逋吏窩寄題數語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