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江晚渡

舟橫一葦相江濱,入暮川光更可親。 大地層陰生海嶠,青山媚色改鬆筠。 日殘睥晲延歸客,棹拂波光亂晚津。 卻笑沙頭紛問渡,如何不見獨醒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一葦:指小船。
  • 相江:指江邊。
  • 層陰:層層雲霧。
  • 海嶠:海邊的山峯。
  • 媚色:美麗的景色。
  • 鬆筠:松樹和竹子,這裏指山間的植物。
  • 睥晲:斜視,這裏指夕陽斜照。
  • :船槳。
  • 晚津:傍晚的渡口。
  • 獨醒人:指清醒、不隨波逐流的人。

翻譯

小舟橫在江邊,隨着夜幕降臨,江面上的光線變得更加迷人。大地上層層雲霧籠罩着海邊的山峯,青山在暮色中變換着美麗的景色,松樹和竹子也顯得更加迷人。夕陽斜照,吸引着歸家的旅人,船槳劃過水面,波光粼粼,擾亂了傍晚的渡口。然而,我卻笑那些在沙頭紛擾問路的人,他們爲何看不見那個清醒、不隨波逐流的人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傍晚江邊的景色,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自然之美和人文之情。詩中,「舟橫一葦相江濱」一句,既點明瞭地點,又營造出一種寧靜而悠遠的氛圍。後文通過對層陰、青山、鬆筠等自然景物的描繪,進一步渲染了這種氛圍。最後兩句則通過對比,表達了對獨醒人的讚賞和對隨波逐流者的嘲諷,體現了詩人獨立思考、不隨流俗的精神風貌。

曾受益

曾受益,字而吉。增城人。明神宗萬曆十六年(一五八八)舉人。會試不第,謁選授福建寧德知縣。以親老不能迎養乞致仕,嘗主修邑志。年八十九卒。有《吹劍集》。清康熙《增城縣誌》卷八有傳。 ► 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