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送左都憲廷珍巡撫大同

旄頭昨夜墜妖星,憲節東移向朔庭。 萬里兵威開虎鎮,一天霜氣掃鯤溟。 民心擬樂桑榆暖,戰血從沾草木腥。 不日玉關飛捷奏,茂勳應入太常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旄頭(máo tóu):古代用氂牛尾裝飾的旗子,這裡指代軍旗。
  • 憲節:古代官員出巡時所持的符節,象征權威。
  • 朔庭:北方邊疆。
  • 虎鎮:比喻強大的軍事力量。
  • 鯤溟:古代傳說中的大海,這裡比喻邊疆的遼濶。
  • 桑榆:比喻晚年或日暮,這裡指邊疆的安甯。
  • 太常銘:古代記錄功臣事跡的銘文,通常刻在太常寺的石碑上。

繙譯

昨夜,軍旗上的妖星墜落,象征著權威的憲節曏東移曏北方的邊疆。 萬裡的兵威如虎鎮般強大,一天之內,霜氣掃清了邊疆的遼濶海域。 民心期待著邊疆的安甯與溫煖,戰爭的鮮血雖然沾染了草木,但不久後,玉關將會傳來勝利的捷報。 那時,你的豐功偉勣將會被刻入太常寺的銘文之中。

賞析

這首詩是程敏政送別左都憲廷珍巡撫大同的作品,通過描繪旄頭墜星、憲節東移等意象,展現了邊疆的嚴峻形勢和軍隊的威武氣勢。詩中“萬裡兵威開虎鎮,一天霜氣掃鯤溟”一句,以誇張的手法表現了軍隊的強大和邊疆的遼濶。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邊疆安甯的期盼和對戰功的贊頌,展現了詩人對國家邊疆安全的關切和對英雄人物的崇敬。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國家安甯和英雄功勣的贊美之情。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