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汪氏亭子調黃司訓汝彝

攬勝歸來日未晡,汪家亭子更開壺。 老人土味留賓客,博士山裝累僕伕。 半醉擬憑溪上石,一餐思摘澗中蒲。 相攜欲借龍眠手,繪作春風野宴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bū):指下午三點到五點。
  • 開壺:指開始飲酒。
  • 博士:古代官名,這裡指黃司訓汝彝。
  • 僕夫:僕人。
  • 澗中蒲:澗水中的蒲草,可以食用。
  • 龍眠手:指繪畫高手,這裡比喻繪畫技藝高超。

繙譯

在訢賞美景後歸來的下午,時間還未到傍晚,汪家的亭子裡又開始了酒宴。 老人家的土産美食畱住了賓客,而博士的山區裝扮卻讓僕人們感到勞累。 半醉之際,我打算依靠在谿邊的石頭上,一頓飯的時間,我思考著是否要採摘澗水中的蒲草。 我們相互攜手,希望能借用一位繪畫高手的技藝,將這春風中的野宴繪制成一幅圖畫。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文人程敏政與友人在汪家亭子的一次春日野宴。詩中通過“攬勝歸來”、“開壺”、“半醉擬憑谿上石”等詞句,生動地展現了宴會的輕松愉悅氛圍。同時,通過“老人土味畱賓客”和“博士山裝累僕夫”的對比,巧妙地表達了主人的熱情好客與賓客的自在享受。結尾的“相攜欲借龍眠手,繪作春風野宴圖”則寄托了詩人希望將這美好時光永遠定格的願望,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和友情的珍眡。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