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殺青:古代書籍刻寫在竹簡上,先用火烤竹簡,使其乾燥,稱爲「殺青」,這裏指書籍的完成。
- 鑑戒:借鑑和警戒。
- 馬遷:指司馬遷,西漢史學家,著有《史記》。
- 澆漓:指社會風氣浮薄,不淳樸敦厚。
- 黃老:黃帝和老子,代表道家思想。
- 奸雄:指用奸詐手段取得大權高位的野心家。
- 厲階:禍端,禍患的根源。
- 孫盛:東晉史學家,以直筆著稱。
- 筆削:指修改文字,這裏指修正史書。
- 昭:明,顯明。
- 至公:最公正無私。
翻譯
書籍完成以示借鑑和警戒,善惡之事始終存在。誰知司馬遷的筆下,卻助長了社會風氣的浮薄。他論道偏向黃老之學,敘事則尊崇奸詐的野心家。深刻譏諷貧賤之恥,虛假讚美對財富和利益的追求。禍患的根源由此開始,歷代社會將無不同。如何能喚起孫盛那樣的人,通過修正史書來彰顯最公正無私的真相。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古代史學家司馬遷的批評,表達了對當時社會風氣的不滿和對公正史學的渴望。詩中「殺青示鑑戒」一句,既指書籍的完成,也暗示了史書應有的教化作用。然而,「孰知馬遷筆,益長澆漓風」則轉折指出司馬遷的史書並未起到應有的正面影響,反而助長了不良風氣。後文通過對司馬遷論道和敘事傾向的批評,進一步揭示了其史書中的偏頗之處。最後,詩人以孫盛爲榜樣,呼籲有志之士能夠修正史書,以昭示至公之道,體現了對歷史真實性和公正性的追求。
童軒
明江西鄱陽人,字士昂。工書能詩。景泰二年進士。授南京吏科給事中。成化時,以戶科都給事中入川鎮壓趙鐸起事,還言欲息盜賊必先去貪官、均科差。累進右副都御史提督松潘軍務。弘治中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有《清風亭稿》、《枕肱集》、《夢徵錄》。
► 568篇诗文
童軒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癸亥仲秋遊狼山飯於白衣庵 》 —— [ 清 ] 耿蒼齡
- 《 壬子八月癸卯大風雨拔木飄瓦通夕不能寐 》 —— [ 宋 ] 陸游
- 《 戊寅八月以容春集託喬司馬寄王中丞虎谷越歲司馬以集還因得中丞之訃 》 —— [ 明 ] 邵寶
- 《 感寓 》 —— [ 明 ] 童軒
- 《 八月會飲大雲江樓和韻 》 —— [ 明 ] 區越
- 《 感寓 》 —— [ 明 ] 童軒
- 《 金隄客舍望南樂城 》 —— [ 宋 ] 賀鑄
- 《 李宗严俞友立黄子仁余旧同学友也仲秋雨夜会宿小斋因成四韵 》 —— [ 明 ] 韓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