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發舟偶過廣福寺

潞河東岸發歸程,步入招提問寺名。 煙鎖綠蕪涵暝色,風吹黃柳散春聲。 廿年賜火慚君寵,四野澆墳愴客情。 晚供有茶聊當酒,一番飄泊已清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潞河:位於今河北省境內的一條河流。
  • 招提:寺院的別稱。
  • 綠蕪:綠色的草叢。
  • :包含,這裏指草叢中包含着暮色。
  • 暝色:暮色,傍晚的天色。
  • 黃柳:春天的柳樹,因新葉嫩黃而得名。
  • 廿年:二十年。
  • 賜火:古代清明節有賜火的習俗,這裏指作者因未能得到君王的賜火而感到慚愧。
  • 澆墳:在墳前灑酒以祭奠死者。
  • 愴客情:使客居他鄉的人感到悲傷。
  • 晚供:晚上的供品,這裏指茶。
  • 飄泊:流浪,漂泊不定的生活。

翻譯

從潞河東岸啓程歸去,步入寺院詢問其名。 煙霧繚繞的綠草叢中,暮色漸濃;風吹動着嫩黃的柳枝,傳來春天的聲音。 二十年來,我因未能得到君王的賜火而感到慚愧;在四野的墳前灑酒,令我這客居他鄉的人感到悲傷。 晚上的茶,權當是酒,一番漂泊之後,已是清明時節。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清明時節的景象,以及作者在旅途中的感慨。詩中,「煙鎖綠蕪涵暝色,風吹黃柳散春聲」一句,通過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描繪,傳達出春天的氣息和傍晚的寧靜。後兩句則表達了作者對過去二十年未能得到君王寵愛的自責,以及對逝去親人的哀思。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無常的深刻感悟。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