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季明德左遷辰州
網罟以魚設,維鴻則罹之。
魚鴻各有命,烏用尤網爲。
季子黑貂弊,貴富會有時。
矧茲性不存,子昔事於斯。
堯舜亦浮雲,稷契逢昌期。
丹砂在塵土,一朝發光輝。
何以發光輝,神理可以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網罟(wǎng gǔ):捕魚的網。
- 維鴻:指大雁。
- 罹(lí):遭遇不幸。
- 烏用:何用,何必。
- 黑貂弊:指黑貂皮衣破舊,比喻貧窮。
- 矧玆(shěn zī):何況這。
- 稷契(jì qì):古代傳說中的賢臣。
- 昌期:盛世。
- 丹砂:硃砂,這裡比喻人的才華或潛力。
- 神理:天意,天命。
繙譯
捕魚的網是爲了捕魚而設,但大雁卻不幸被網住。魚和大雁各有自己的命運,何必去怨恨那網呢。季子你的黑貂皮衣雖然破舊,但富貴縂會有到來的時候。何況你本性不存,你曾經致力於此。堯舜的時代如同浮雲,而稷契卻在盛世中遇到了好時機。就像硃砂在塵土中,終有一天會發出光煇。如何能發出光煇,這其中的天意可以推知。
賞析
這首詩通過比喻和象征表達了作者對季明德左遷辰州的安慰和鼓勵。詩中,“網罟以魚設,維鴻則罹之”寓意人生中的意外和不幸,而“魚鴻各有命”則強調了命運的不可預測性。後文通過對季子貧窮現狀的描述,以及對未來可能的富貴和成功的暗示,傳達了一種樂觀和希望的態度。最後,以“丹砂在塵土,一朝發光煇”比喻人的潛力終將得到認可和發光,強調了堅持和信唸的重要性。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深情和對其未來的美好祝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