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子三月上巳同毛古庵黃門樑天壺長史周紀善諸生遊善權三洞
善權善洞府,神仙逸其名。
嘉名吾夙慕,於茲扣巖扃。
地氣通靈竅,天神啓虛明。
誰能履茲境,可遊神之庭。
明公翕然至,如雲集諸生。
心同理有愜,景澹心自澄。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戊子:古代用天干地支紀年,戊子年。
- 上巳:古代節日,農曆三月初三。
- 毛古庵、黃門、梁天壺、周紀善:人名,詩中提到的同遊者。
- 長史:古代官職名。
- 諸生:指學生。
- 善權:地名,善權寺,位於今江蘇省宜興市。
- 三洞:指善權寺附近的三個洞穴。
- 夙慕:長久以來的嚮往。
- 扣巖扃:敲擊岩石,指探訪洞穴。
- 地氣:地下的靈氣。
- 啓虛明:開啓幽深而明亮的空間。
- 翕然:形容人多而聚集的樣子。
- 理有愜:道理上感到滿足。
- 景澹:景色寧靜。
- 心自澄:內心自然清淨。
翻譯
在戊子年三月初三這個上巳節,我與毛古庵、黃門、梁天壺、周紀善以及一些學生一同遊覽了善權寺的三個洞穴。
善權寺的洞穴真是仙境般的地方,雖然神仙的名字我們無從知曉。我對這裏早已心生嚮往,今天終於有機會敲擊岩石,探訪這些神祕的洞穴。
地下的靈氣通達這些靈竅,天神似乎也開啓了這些幽深而明亮的空間。誰能踏足這樣的境界,就能遊覽神靈的庭院。
我們一行人如雲聚集,如同諸生一般。心中對道理的滿足,加上景色的寧靜,使得我們的內心自然清淨。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湛若水與朋友們在上巳節遊覽善權寺三洞的情景。詩中,「善權善洞府,神仙逸其名」一句,既表達了對善權寺神祕洞穴的嚮往,也透露出對未知仙境的無限遐想。通過「地氣通靈竅,天神啓虛明」的描繪,詩人將洞穴的神祕與靈性展現得淋漓盡致。後文中的「明公翕然至,如雲集諸生」則生動地描繪了衆人聚集的盛況,而「心同理有愜,景澹心自澄」則表達了遊覽中心靈的寧靜與滿足。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靈性的深刻感悟。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鬥潭八景圩上觀瀾 》 —— [ 明 ] 湛若水
- 《 別後有懷甘泉洞兼呈板築諸君 》 —— [ 明 ] 湛若水
- 《 口占贈西嶺秦子由之任呈邁 》 —— [ 明 ] 湛若水
- 《 江東登舟中流阻風易以小艇乃能抵岸 》 —— [ 明 ] 湛若水
- 《 毛獻清殿元乃婿王世芳年十八領鄉薦會試下第因留畢姻於毛氏以孟秋還太倉 》 —— [ 明 ] 湛若水
- 《 再疊韻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大中丞林石厓巡撫保定諸府提督紫荊諸關 》 —— [ 明 ] 湛若水
- 《 戊戌十月二十八日,攜徐生世禮、夏生仲、王生奉、黃生耕、黃生牧、劉生譽 》 —— [ 明 ] 湛若水
相关推荐
- 《 蝶戀花 · 丁卯上巳禊集 》 —— [ 清 ] 姚華
- 《 上已初晴同戚生小亭對酌 》 —— [ 明 ] 王世貞
- 《 閏上巳社集片檀庵賞菊 》 —— [ 明 ] 成鷲
- 《 夜起看牽牛花寒氣凍然不可久立慨然有作 》 —— [ 清 ] 陳曾壽
- 《 變竹枝詞九首 》 —— [ 宋 ] 賀鑄
- 《 木兰花慢 》 —— [ 元 ] 王惲
- 《 和上巳連寒食有懷京洛 》 —— [ 唐 ] 沈佺期
- 《 鷓鴣天 其四 上巳日陪遯庵先生遊青陽峽 》 —— [ 元 ] 段成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