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赴楊鷗溪飲清涼山題石壁
清涼如我心,灑落雙眸豁。
地高人寰表,天闊諸峯落。
撫境興已高,何必求廬霍。
暮雨韜天光,朝旭開雲幕。
而我以一觀,何用不寥廓。
對之已忘言,得意本無作。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灑落:灑脫,不拘束。
- 豁:開闊。
- 人寰:人間。
- 表:外面,之上。
- 廬霍:指廬山和霍山,這裏泛指名山大川。
- 韜:遮掩,隱藏。
- 天光:天色,天空的光景。
- 朝旭:早晨的陽光。
- 寥廓:空曠深遠。
- 忘言:忘卻言語,形容心境寧靜,無須多言。
- 得意:領會旨趣,領悟真諦。
- 無作:無須造作,自然而然。
翻譯
清涼如同我內心的感受,灑脫不羈,雙眸因此開闊。 地勢高聳,超越人間之上,天空遼闊,羣峯低垂。 在這樣的環境中,我的興致已經很高,何必再去追求廬山和霍山的名勝。 傍晚的雨遮掩了天色,早晨的陽光卻揭開了雲層的帷幕。 我通過一次觀賞,感受到的空曠深遠,何須不滿足。 面對這樣的景象,我已經忘卻了言語,領悟真諦,自然而然,無需造作。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雨中赴清涼山飲酒時的所見所感。詩中,「清涼如我心」一句,既表達了清涼山的環境清涼,也隱喻了詩人內心的寧靜與超脫。後文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和對名山大川的超然態度。詩末的「忘言」和「無作」更是體現了詩人達到了一種心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境界,表達了一種超脫世俗,追求心靈自由的理想。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次韻元默遊蘿峯寺 》 —— [ 明 ] 湛若水
- 《 陳生公贊歸省久不反辭以促之 》 —— [ 明 ] 湛若水
- 《 走筆寄題守愚高鄉賓 》 —— [ 明 ] 湛若水
- 《 將由瓜洲往三茅訪句曲華陽洞途中絕句十首 》 —— [ 明 ] 湛若水
- 《 次韻潘黃門壽昌河之作二首 其一 》 —— [ 明 ] 湛若水
- 《 次韻和廖洞野翰長院中觀蓮四首 》 —— [ 明 ] 湛若水
- 《 新春出遊白石試筆四首 》 —— [ 明 ] 湛若水
- 《 用韻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