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陳朗溪詩

朗溪好優遊,溪朗心未朗。 因究朗從來,明月無雲障。 照見先生心,虛明極高廣。 一溪萬溪同,銀河同盪漾。 溪水日日來,溪毛夜夜長。 此如我心生,彷彿在川上。 潮汐自將迎,我心斷來往。 溪翁將船遊,只在溪下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朗溪:明亮的溪流,此處可能指陳朗的居所或其心境。
  • 優遊:悠閒自得。
  • 溪朗心未朗:溪流雖然明亮,但心境尚未明朗。
  • 因究朗從來:因此探究明亮的由來。
  • 明月無雲障:明亮的月亮沒有云層的遮擋。
  • 照見先生心:照見了先生(指陳朗)的內心。
  • 虛明:空靈明澈。
  • 一溪萬溪同:一條溪流與千萬條溪流相同。
  • 銀河同盪漾:銀河與溪流一樣盪漾。
  • 溪毛夜夜長:溪邊的草木夜夜生長。
  • 此如我心生:這就像我的內心一樣。
  • 彷彿在川上:好像在河邊一樣。
  • 潮汐自將迎:潮汐自然地漲落。
  • 我心斷來往:我的心思不再往來。
  • 溪翁將船遊:溪邊的老人駕船遊玩。
  • 只在溪下上:只在溪流上下游動。

翻譯

朗溪啊,你悠閒自得,溪流雖然明亮,但你的心境尚未明朗。因此我探究這明亮的由來,發現就像明亮的月亮沒有云層的遮擋。它照見了你的內心,空靈明澈,極高廣遠。一條溪流與千萬條溪流相同,就像銀河一樣盪漾。溪水日日流來,溪邊的草木夜夜生長。這就像我的內心一樣,好像在河邊一樣。潮汐自然地漲落,我的心思不再往來。溪邊的老人駕船遊玩,只在溪流上下游動。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朗溪的明亮與悠閒,以及溪流與銀河的盪漾,表達了作者對陳朗內心世界的讚美與嚮往。詩中「明月無雲障」一句,既描繪了自然景象,又象徵了陳朗內心的明澈與高遠。後文通過對比溪水與內心的生長,以及潮汐與心思的斷絕,進一步強調了內心的寧靜與超脫。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對自然與內心的深刻感悟。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