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黑翠峯參戎赴留都不覺發江湖廊廟之悃

黑公自名將,傾蓋禺山坡。 談兵樽俎間,隻手提天戈。 適當喉舌地,國脈在運河。 鎖鑰固榮衛,腹心賴調和。 文武有吉甫,廟算帝心嘉。 忠信撻秦楚,一心不在多。 倭奴偏水戰,出沒淩蒼波。 短兵慎相接,長技我爪哇。 丈人出奇計,攻守萬無差。 吾有進取策,並用夫如何。 請調三土州,家兵強莫過。 親裹土糧來,無費我公家。 功成酬以爵,否則削有加。 烏艚絕港口,衆兵如刈麻。 二策須兼舉,相與滅麼麼。 鐘鼓聞天地,晏眠嬉且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傾蓋:指初次見面,意爲初次相識。
  • 樽俎:古代盛酒和盛肉的器具,常用來代指宴席。
  • 喉舌地:比喻重要的地方,如同人的咽喉和舌頭一樣關鍵。
  • 鎖鑰:比喻關鍵或要害。
  • 腹心:比喻最親近、最信任的人。
  • 廟算:指朝廷的計劃或決策。
  • :打擊。
  • 倭奴:古代對日本人的貶稱。
  • :同「凌」,侵犯,欺壓。
  • 爪哇:古代指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這裏可能指某種技術或戰術。
  • 丈人:對年長者的尊稱。
  • 烏艚:古代的一種船隻。
  • 刈麻:割麻,比喻輕易地消滅敵人。
  • 麼麼:微小的東西,這裏指敵人。

翻譯

黑公是名將,我們在禺山坡初次相識。在宴席上談論軍事,他隻手就能掌握天下的兵器。這個地方是國家的咽喉,國家的命脈在於運河。關鍵的地方需要穩固,最親近的人需要調和。文武兼備的吉甫,朝廷的計劃得到皇帝的讚賞。用忠信去打擊秦楚,一心一意不需要太多。倭寇擅長水戰,出沒在蒼茫的波濤中。短兵相接時要謹慎,我們的長技是爪哇。老人家出奇計,攻守萬無一失。我有進取的策略,兩者並用又如何。請調動三個土州的兵力,他們的家兵強壯無比。親自帶着糧食來,不花費公家的財力。功成之後給予爵位,否則削減也有加。烏艚船堵絕港口,衆兵如同割麻一樣輕易。這兩個策略必須同時進行,一起消滅微小的敵人。鐘鼓聲響徹天地,安眠嬉戲且歌。

賞析

這首詩是湛若水爲送別黑翠峯參戎赴留都而作,詩中表達了對黑翠峯的讚賞和對其軍事才能的信任。詩人通過比喻和誇張的手法,描繪了黑翠峯的軍事才能和戰略眼光,同時也表達了對國家安全的關切和對和平生活的嚮往。詩中「傾蓋禺山坡」、「談兵樮俎間」等句,展現了詩人對黑翠峯的敬重和對其軍事才能的認可。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展現了詩人的文學才華,也體現了其對國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