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饋予奇石置庭前盆池意甚愛之一夕被人竊去悵然賦詩且以自慰
何人瞰我碧玲瓏,舁去潛隨五夜風。
石發尚餘粘甕口,雲根無復寄牆東。
愛山正爾清非盜,撫景何妨色是空。
王屋太行今在否,欲題新札問愚公。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瞰(kàn):窺視,偷看。
- 舁(yú):擡,搬運。
- 五夜:即五更,指深夜。
- 石發:指石頭上的苔蘚。
- 雲根:指山石,古人認爲雲從山石中生出。
- 撫景:欣賞景色。
- 色是空:佛教用語,意指一切物質現象都是空幻的。
- 王屋太行:指中國古代著名的兩座大山,王屋山和太行山。
- 愚公:中國古代寓言《愚公移山》中的主人公,以堅持不懈的精神移山。
翻譯
是誰窺視了我那碧綠玲瓏的奇石,悄悄地在深夜隨風偷走。 石頭上的苔蘚還殘留着粘在甕口,山石卻不再寄放在牆東。 我喜愛山石並非因爲它是盜賊之物,欣賞景色又何必在意它是空幻的。 王屋山和太行山現在還在嗎?我想寫封信問問愚公。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失竊奇石的悵然之情,同時也展現了他超脫物慾、追求精神境界的豁達心態。詩中運用了寓言、佛教用語等元素,增強了詩歌的哲理性和藝術性。通過對比手法,突出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珍視和對物質得失的淡然。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和獨特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