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檐隙(yán xì):屋檐的縫隙。
- 省事(xǐng shì):反省自己的行爲。
- 哲人:指有智慧的人,這裏特指作者的先師石翁先生。
- 札(zhá):書信。
- 恍惚(huǎng hū):模糊不清。
- 盈闥(yíng tà):充滿門闥,指思緒充滿心間。
翻譯
鳥兒鳴叫,我初次醒來,屋檐縫隙中光線漸漸透出。 想要起身卻又遲疑,反省自己的心事已感到痛苦。 智慧的先師夜晚進入我的夢境,給我留下一封書信。 字跡模糊難以閱讀,意念清晰但字跡卻消失不見。 在幽明之間輾轉反側,哀傷的歌聲充滿了我的心間。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清晨醒來後的心情與夢境。詩中,「鳥鳴客初覺,檐隙光漸發」以自然景象開篇,營造出一種寧靜而漸亮的清晨氛圍。隨後的「欲起仍遲留,省事心已折」則透露出作者內心的猶豫與痛苦。夢境部分,「哲人夜入夢,遺我一書札」表達了作者對先師的深切懷念與敬仰,而「恍惚不可讀,意了字滅沒」則巧妙地以夢境的模糊性來象徵記憶與現實的交錯。結尾的「展轉隔幽明,哀歌思盈闥」更是深化了作者對先師的思念之情,以及因生死相隔而產生的無盡哀思。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動人。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送太學生蔡羽歸洞庭山 》 —— [ 明 ] 湛若水
- 《 代簡寄薛竹居 》 —— [ 明 ] 湛若水
- 《 奉和何古林侍御三月廿日居樵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大司成陳琴溪之南雍 》 —— [ 明 ] 湛若水
- 《 至虎榜山作懷嶽詩 》 —— [ 明 ] 湛若水
- 《 賀魁峯曹先生七十七壽誕詩 》 —— [ 明 ] 湛若水
- 《 遊齊山 》 —— [ 明 ] 湛若水
- 《 次韻答郭總戎武定題煙霞洞二首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