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八日受命與賓之同教庶吉士於翰林
久塵經幄愧因仍,再領羣才力詎勝。
命下可能堪士論,年來方欲叩師承。
金鑾舊契原秋榜,玉署新齋烱夜燈。
振作英髦明主意,願歌周雅贊中興。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廿八日:即二十八日。
- 受命:接受命令或任務。
- 賓之:人名,可能是程敏政的同僚或朋友。
- 庶吉士:明清時期翰林院的一種官職,負責編修國史、記錄皇帝言行等。
- 翰林:指翰林院,明清時期的高級學術機構。
- 久塵經幄:長時間在經筵(皇帝聽講經史的地方)中任職。
- 愧因仍:因仍,指沿襲、依舊。愧因仍,感到慚愧因爲依舊擔任此職。
- 再領羣才:再次領導衆多才子。
- 力詎勝:詎,豈。力詎勝,豈能勝任。
- 命下可能堪士論:命令下達後,可能能夠承受士人的議論。
- 年來方欲叩師承:年來,近年來。方欲,正想要。叩師承,請教老師的學問。
- 金鑾舊契:金鑾,指翰林院。舊契,舊時的情誼。
- 玉署新齋:玉署,指翰林院。新齋,新設的書房。
- 烱夜燈:烱,明亮。夜燈明亮。
- 振作英髦:振作,振奮。英髦,英俊之士。
- 明主意:明白皇帝的意圖。
- 願歌周雅贊中興:周雅,指《詩經》中的《大雅》、《小雅》,代表正統的文學。贊中興,讚美國家的復興。
翻譯
二十八日,我接受了與賓之共同教授庶吉士於翰林院的任務。 長時間在經筵中任職,我感到慚愧因爲依舊擔任此職,再次領導衆多才子,我豈能勝任。 命令下達後,可能能夠承受士人的議論,近年來,我正想要請教老師的學問。 在翰林院中,我們有着舊時的情誼,新設的書房裏夜燈明亮。 我們要振奮英俊之士,明白皇帝的意圖,願意歌頌正統文學,讚美國家的復興。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程敏政在接受新任務時的謙遜與責任感,以及對教育工作的重視和對國家復興的期望。詩中「久塵經幄愧因仍」一句,既顯示了程敏政對自己長期任職的謙遜態度,也表達了他對再次領導羣才的自我懷疑。後文通過對「金鑾舊契」與「玉署新齋」的描繪,展現了翰林院的學術氛圍和程敏政對教育環境的珍視。最後,詩人以「願歌周雅贊中興」作結,表達了對國家復興的美好願景和對正統文化的推崇。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體現了明代士人的文化自信與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