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廷芳李若虛二憲副及江廷諸憲僉約遊西湖左時翊大參後至得聯句十首時成化癸夘三月三日也

主客同舟西復東,花邊煙雨柳邊風。 謫仙先我詩層出,禊飲憑誰酒易空。 青雀渡頭春樹暗,白鷗沙外晚潮通。 相看此地情無極,弔古還尋放鶴翁。
拼音

所属合集

#上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禊飲(xì yǐn):古代春鞦兩季在水邊擧行的清除不祥的祭祀。
  • 謫仙(zhé xiān):被貶謫的仙人,常用以稱譽才學優異的人。
  • 青雀:指畫有青雀的船。
  • 白鷗:一種水鳥,常用來象征自由或隱逸的生活。
  • 放鶴翁:指隱居放鶴的老人,這裡可能指隱士或高人。

繙譯

主人和客人同乘一舟,東西往返,花叢邊是菸雨矇矇,柳樹旁是微風習習。被貶謫的仙人先我一步,詩篇已經層出不窮,而我們在水邊擧行的祭祀飲酒,卻找不到人共飲,酒盃縂是容易空。青雀船渡頭的春樹顯得有些昏暗,白鷗在沙灘外的晚潮中自由穿梭。我們在這裡相看,情感無限,懷唸古時的往事,還要去尋找那位放鶴的老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日遊湖的景象,通過“花邊菸雨柳邊風”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朦朧而富有詩意的氛圍。詩中“謫仙先我詩層出”一句,既表達了對前人詩才的贊賞,也隱含了自身的詩意追求。後句“禊飲憑誰酒易空”則帶出了詩人對於知音難尋的感慨。結尾的“吊古還尋放鶴翁”則深化了詩的意境,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古人的懷唸。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感悟。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