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嵬八景次韻爲閻方伯賦馬嵬故壘

社公祠處百家同,疊鼓鳴簫俎豆豐。 千載力田嘉漢詔,六經敦本說豳風。 雞鳴犬吠聞宵警,女饁男耕畢歲功。 無吏索錢官稅足,相逢莫放酒杯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馬嵬:地名,位於今陝西省興平市。
  • 社公祠:祭祀土地神的祠堂。
  • 疊鼓鳴簫:形容祭祀時鼓聲和簫聲交織的熱鬧場面。
  • 俎豆:古代祭祀時用來盛放祭品的器具。
  • 嘉漢詔:讚美漢朝的詔令,這裏指漢朝鼓勵農業的政策。
  • 六經:指儒家六經,即《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樂經》。
  • 豳風:《詩經》中的一篇,反映了古代豳地的風俗。
  • 女饁男耕:女子送飯,男子耕田,形容農忙時的景象。
  • 畢歲功:完成一年的農事。
  • 官稅足:官府的稅收充足。

翻譯

在馬嵬的社公祠,百家共同祭祀,鼓聲和簫聲交織,祭品豐盛。千年以來,人們讚美漢朝鼓勵農業的詔令,六經中強調農業的根本,講述着古代豳地的風俗。夜晚能聽到雞鳴狗吠,警示着安全,女子送飯,男子耕田,完成了全年的農事。沒有官吏來索要額外的錢,官府的稅收已經充足,相遇時不要讓酒杯空着。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馬嵬地區的田園風光和農耕生活,通過社公祠的祭祀場景,展現了當地人民對土地神的敬仰和對農業的重視。詩中「疊鼓鳴簫俎豆豐」一句,生動地描繪了祭祀的熱鬧氣氛。後文通過對農忙時節的描述,表達了作者對勤勞農耕生活的讚美和對社會安寧、稅收充足的滿足感。整首詩語言樸實,意境深遠,反映了明代農村的和諧景象。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