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長至:指冬至,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
- 吟須:指吟詩時捻鬚的動作,這裏借指吟詩。
- 一莖霜:比喻白髮。
- 一線長:指冬至後,白晝開始逐漸變長,這裏比喻愁思也隨之增長。
- 海榴:即石榴,因其多子而比喻子孫衆多。
- 喬木:高大的樹木,常用來比喻家族或國家的根基。
- 爭似:怎似,如何比得上。
- 少年狂:年輕時的豪放不羈。
- 浮名:虛名,指不切實際的名聲。
- 尚爲郎:仍然是一個郎官,指官職低微。
翻譯
再次吟詩時,發現又多了一根白髮,愁思似乎隨着冬至後白晝的增長,也變得越來越長。月色從今夜開始逐漸減弱,而我的酒興卻怎麼也比不上年輕時的豪放。儘管石榴多子,但誰又會去憐憫那些隔着異鄉的高大樹木呢?虛名終究難以得到,十年的辛苦努力,我仍然只是一個低微的郎官。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境遇的感慨。詩中,「一莖霜」和「一線長」巧妙地運用了比喻,形象地描繪了歲月的痕跡和愁思的增長。後兩句通過對月色和酒興的對比,突顯了詩人對年輕時光的懷念。結尾處,詩人對浮名和官職的無奈,反映了他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理想的追求。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洞察。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
程敏政的其他作品
- 《 癸巳日長至與世賢太史陪祀山陵往反得律詩十首沙河道中用廉伯贈行韻 》 —— [ 明 ] 程敏政
- 《 題劉廷問舍人所藏夏仲昭太常晴雨二竹 》 —— [ 明 ] 程敏政
- 《 和於府尹景瞻遊金山寺詩八首遊金山寺一首 》 —— [ 明 ] 程敏政
- 《 錢唐雜詠四首 》 —— [ 明 ] 程敏政
- 《 萬福寺送文明與倪舜諮李賓之二學士傅曰川吳原博謝於喬三諭德林亨大修撰陳汝玉給事李士常侍御聯句 》 —— [ 明 ] 程敏政
- 《 病中喜雨簡季弟 》 —— [ 明 ] 程敏政
- 《 三月九日南山小酌限韻 》 —— [ 明 ] 程敏政
- 《 宿萬山觀六言四首 》 —— [ 明 ] 程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