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餘鍾母

一夕諼花慘不開,滿庭涼露鶴聲哀。 神姬約伴遊仙去,帝子親書遣祭來。 古道悲風吹絳旐,玄牆陰雨上青苔。 倚廬人誦南陔處,愁見當時玉鏡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諼花:即萱草花,古人認爲萱草可以忘憂,故又稱忘憂草。
  • 神姬:神話中的仙女。
  • 帝子:指天帝之子,也泛指神仙。
  • 絳旐:紅色的魂幡,喪禮中用以引導亡魂。
  • 玄牆:黑色的牆,這裏指墓地。
  • 倚廬:指守喪時居住的簡陋棚屋。
  • 南陔:古代孝子養親的地方,後泛指孝道。
  • 玉鏡臺:玉製的鏡臺,這裏象徵着美好的回憶或往昔的幸福時光。

翻譯

一夜之間,忘憂草的花兒似乎因悲傷而無法綻放,庭院中滿是冰涼的露水,鶴的叫聲哀婉淒涼。 神話中的仙女約定同伴一同遊歷仙境而去,天帝之子親自書寫了祭文送來。 古老的道上,悲傷的風吹動着紅色的魂幡,墓地的黑色牆壁上,陰雨已經長滿了青苔。 守喪的人在簡陋的棚屋中誦讀着孝道的詩篇,愁苦地望着那象徵往昔幸福的玉鏡臺。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夜晚的庭院景象,表達了深切的哀悼之情。詩中運用了「諼花」、「鶴聲」等意象,營造出一種淒涼而神祕的氛圍。通過「神姬」、「帝子」等神話元素,增添了詩的神祕色彩和超脫感。末句「玉鏡臺」則是對逝去美好時光的懷念,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詩人對逝者的深切哀思和對生命無常的感慨。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