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邃古:遠古。
- 土鼓:古代用陶土燒製的鼓。
- 蕢桴(kuài fú):用草編成的鼓槌。
- 垂衣裳:形容無爲而治,天下太平。
- 華胥:傳說中的理想國,比喻理想中的太平盛世。
- 唐虞:指唐堯和虞舜,古代的兩位聖明君主。
- 紹至理:繼承並推行最合理的治國之道。
- 文德:指以文化教育爲主的德政。
- 誕敷:廣泛推行。
- 夏忠商尚質:夏朝崇尚忠誠,商朝崇尚質樸。
- 隆污:高低,這裏指政治的興衰。
- 姬周:指周朝,因周朝的國姓爲姬。
- 國風:《詩經》中的一部分,反映了周朝各國的民風民俗。
- 騶虞(zōu yú):傳說中的仁獸,這裏比喻仁政。
- 五霸:指春秋時期的五位霸主,即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
- 秦豆:秦國的禮器,這裏指秦國的政治制度。
- 木塗:木製的塗飾,這裏指秦國政治的嚴苛和粗糙。
翻譯
我聽說在遠古時代,人們用土製的鼓和草編的鼓槌來敲擊。黃帝時代,人們穿着簡單的衣裳,白天夢遊在理想的華胥國。唐堯和虞舜繼承並推行了最合理的治國之道,廣泛推行以文化教育爲主的德政。夏朝崇尚忠誠,商朝崇尚質樸,政治的興衰隨着時代的變遷而變化。周朝以文化繁榮著稱,國風中詠唱着象徵仁政的騶虞。然而,到了春秋五霸時期,秦國的政治制度變得嚴苛和粗糙。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古代不同朝代政治文化的描述,表達了對古代理想政治的嚮往和對現實政治的批判。詩中,「土鼓而蕢桴」和「黃帝垂衣裳」描繪了遠古時代的簡樸與和諧,「唐虞紹至理」和「文德乃誕敷」則讚美了唐堯虞舜的德政。而「夏忠商尚質」和「姬週日文盛」則反映了不同朝代的政治特色。最後,「五霸習,秦豆趨木塗」則批判了春秋時期的霸權政治和秦國的嚴苛制度,體現了詩人對理想政治的追求和對現實政治的失望。
童軒
明江西鄱陽人,字士昂。工書能詩。景泰二年進士。授南京吏科給事中。成化時,以戶科都給事中入川鎮壓趙鐸起事,還言欲息盜賊必先去貪官、均科差。累進右副都御史提督松潘軍務。弘治中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有《清風亭稿》、《枕肱集》、《夢徵錄》。
► 56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