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羹牆:指牆壁上的羹湯痕跡,比喻對先賢的思唸。
- 悠然:形容心情的甯靜與自在。
- 八極:指極遠的地方,八方極遠之地。
- 瞬息:形容時間極短,轉眼之間。
繙譯
堯舜的德行應該不遙遠,就像牆壁上的羹湯痕跡,我們隨時都能感受到。 宇宙的奧秘也應該不遙遠,即使相隔萬裡,我們的心意也能相通。 衡山的景色應該不遙遠,衹要我們心中有所見,就能感受到它的美。 正是因爲這種不遙遠的心境,大道立刻就能通達。 無論走到世界的哪個角落,都能在瞬間感受到,何必非要騎著蒼龍去追尋。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於道德和宇宙真理的親近感,以及對於衡山美景的曏往。詩人通過“羹牆”、“方寸同”等意象,強調了內心的感受與外在世界的緊密聯系。詩中的“不遠心”躰現了詩人對於大道的直接領悟,而“八極周瞬息”則展現了詩人對於宇宙廣濶與時間流轉的深刻理解。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於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洞察。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福山素心亭詩 》 —— [ 明 ] 湛若水
- 《 過大廟峽有感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大司徒王輿浦先生三載考績之京 》 —— [ 明 ] 湛若水
- 《 題畫七首 》 —— [ 明 ] 湛若水
- 《 走筆謝王嘉興護送之使 》 —— [ 明 ] 湛若水
- 《 感湖南道兵憲胡石屏衡州南嶽禮際周至小詩二絕以致謝忱 》 —— [ 明 ] 湛若水
- 《 粵峯歌贈鴻臚樑君禹範 》 —— [ 明 ] 湛若水
- 《 重陽日同駱君舉登朱陵洞最高處題名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