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讀書有感效坡老作短詩寄允兆翁晉季豹三子
石牀橫素書,漆燈掛青焰。
引襆不耐眠,危坐意清宴。
瓦盆覆殘茗,綺石當圜硯。
索筆賦短章,書成自精絢。
冷月侵疏槐,荒山噭荒雞。
蟲吟豆花中,葉墜石苔面。
垂頭何所思,闌干忽憑遍。
一入靜者懷,機鋒似□箭。
恨無三益友,相對發綺辨。
露溼還鬆房,青林火不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坡老:指效坡老,即晉代著名文學家效坡老人。
- 短章:指短詩。
- 綺石(qǐ shí):華麗的石頭。
- 圜硯(huán yàn):圓形的硯臺。
- 噭(jiào):古代形容鳥鳴聲的詞語。
- 蟲吟:昆蟲的鳴叫聲。
- 豆花:指豆腐腦。
- 苔:地上生長的青苔。
- 闌干:指窗櫺。
- 機鋒:指才智的鋒芒。
- 箭:這裏指箭矢。
- 綺辨:華麗的辭藻。
翻譯
夜晚坐在石牀上讀書,書本橫放在牀上,漆制的燈籠掛着青色的火焰。拉起帷帳,卻無法入眠,坐在那裏,心思清爽如宴席。瓦盆裏蓋着殘留的茶水,華麗的石頭硯臺在那裏。取筆寫下短詩,文字成就自然精緻華美。冷月透過稀疏的槐樹,荒山上傳來孤雞的啼鳴聲。昆蟲在豆腐腦花叢中鳴叫,葉子飄落在青苔覆蓋的地面。低頭思緒萬千,窗櫺上忽然倚靠。一旦進入寧靜,才智如利箭般鋒利。遺憾沒有三位知音,相對時無法展現華麗的辭藻。露水溼潤了松樹的枝丫,青色的林木中卻看不到火光。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夜晚獨坐讀書的場景,通過描寫環境和內心感受,展現了一種寧靜清幽的意境。作者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對靜謐夜晚的感慨和對文學創作的熱愛。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使讀者彷彿置身於作者的書房之中,感受到那份靜謐與清幽。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優美,展現了作者對文學創作的熱情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