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張士誠

天星夜落水犀軍,又見吳臺走鹿羣。 睥睨金湯空自固,倉皇珠玉竟俱焚。 將軍只合田橫死,國士嗟無豫讓聞。 風雨年年寒食節,麥盂誰上太妃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吊:悼念。
  • 張士誠:元末明初的軍閥,曾割據一方。
  • 水犀軍:指張士誠的軍隊,因其裝備精良,如同水中的犀牛,故稱。
  • 吳臺:指吳地的高臺,這裏代指張士誠的勢力範圍。
  • 睥睨(pì nì):斜視,有傲慢之意。
  • 金湯:金屬造的城,滾水形成的護城河,形容城池堅固。
  • 倉皇:匆忙急迫的樣子。
  • 珠玉:比喻寶貴的東西。
  • 田橫:秦末漢初的著名義士,寧死不降漢。
  • 國士:國中才能最優秀的人物。
  • 豫讓:春秋末期晉國人,以忠義著稱。
  • 寒食節:清明節前一天,古代有禁火習俗。
  • 麥盂:盛麥飯的器具,這裏指祭品。
  • 太妃:指張士誠的妃子。

翻譯

天上的星星彷彿夜落,水犀軍也隨風而逝,又見吳地的高臺上,鹿羣奔逃。 城池雖堅固如金湯,卻終究空自傲視,匆忙中寶貴的珠玉竟一同焚燬。 將軍只應如田橫般寧死不屈,國士們嘆息沒有豫讓那樣的忠義之聲。 每年的寒食節,風雨交加,誰會在太妃的墳前獻上麥飯祭品呢?

賞析

這首作品悼念了元末明初的軍閥張士誠,通過描繪其軍隊的消逝和城池的空自堅固,表達了對其命運的哀嘆。詩中將軍應如田橫般寧死不屈,國士們卻嘆息沒有豫讓那樣的忠義之聲,反映了對忠義精神的崇敬。結尾的風雨寒食節和無人獻祭的太妃墳,更增添了悲涼的氛圍,體現了對逝去英雄的深切懷念和無盡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