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石居使君壽八十

· 張雨
若翁腰帶玉圍虹,剩喜今年八十同。 食邑嘗爲驍騎尉,入城爭識鹿門公。 車回晚望蓬萊日,帽卸涼梳菡萏風。 兒子去爲真學士,未應園綺住山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若翁:指吳石居的父親。
  • 腰帶玉圍虹:形容腰帶上的玉飾如彩虹般絢麗。
  • 食邑:古代指封地,這裏指吳石居的官職。
  • 驍騎尉:古代官職名,屬於武官。
  • 鹿門公:指吳石居,鹿門是地名,公是對有地位男性的尊稱。
  • 蓬萊日:比喻仙境,這裏指吳石居的生活環境美好如仙境。
  • 菡萏風:指荷花風,菡萏是荷花的別稱。
  • 真學士:指真正的學者,這裏指吳石居的兒子。
  • 園綺:指園林中的綺麗景色。

翻譯

吳石居的父親腰間繫着如彩虹般絢麗的玉帶,今年八十歲,令人欣喜。他曾擔任驍騎尉的官職,入城時人們都認識這位鹿門公。他乘車回望,彷彿看到了蓬萊仙境的日光,帽子卸下,涼風中梳理着荷花風。他的兒子已成爲真正的學者,雖然住在山中,但不必像園綺那樣隱居。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吳石居父親的高壽與尊貴,通過「腰帶玉圍虹」和「食邑嘗爲驍騎尉」等詞句,展現了他的身份與地位。詩中「車回晚望蓬萊日」和「帽卸涼梳菡萏風」則以仙境和自然之美,來比喻吳石居的生活環境與心境。最後提到吳石居的兒子,表明家族後繼有人,學問淵博,不必隱居山中,也體現了家族的榮耀與期望。

張雨

張雨

元杭州錢塘人,一名天雨,字伯雨,號句曲外史,又號貞居子。好學,工書畫,善詩詞。年二十遍遊諸名山,棄家爲道士。嘗從開元宮王真人入京,欲官之,不就。有《句曲外史》。 ► 5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