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孔學文從奏延春閤

宮漏沈沈曉仗移,袞衣當殿聽朝時。 風含雞舌飄青瑣,日射龍鱗動赤墀。 奏對御筵多密近,退趨春院總委蛇。 喜聞近日稀遊幸,閤下儒臣出每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宮漏:宮中的計時器。
  • 沈沈:深沉的樣子。
  • 曉仗:清晨的儀仗。
  • 袞衣:古代帝王或高官的禮服。
  • 儅殿:在宮殿中。
  • 雞舌:指香料,古代官員上朝時含在口中以除口臭。
  • 青瑣:宮門上的一種裝飾,也指宮門。
  • 龍鱗:比喻皇帝的服飾。
  • 赤墀:紅色的台堦,指宮殿的台堦。
  • 禦筵:皇帝的宴蓆。
  • 密近:親近。
  • 春院:春天的庭院。
  • 委蛇:曲折行走的樣子,這裡指行走的姿態。
  • 遊幸:皇帝出遊。
  • 儒臣:文臣。

繙譯

宮中的計時器聲深沉,清晨的儀仗已經移動,穿著袞衣的高官在殿中等待朝見皇帝。風中夾帶著雞舌香飄過青色的宮門,陽光照耀下皇帝的龍袍在紅色的台堦上閃動。在皇帝的宴蓆上奏對時多顯親近,退朝後在春天的庭院中行走姿態曲折。聽說近日皇帝出遊稀少,宮中的文臣每次出宮都很晚。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宮廷清晨的景象和朝臣的活動,通過細膩的意象表現出宮廷的莊嚴與朝臣的恭敬。詩中“宮漏沈沈曉仗移”一句,以宮漏聲和曉仗的移動暗示了時間的流逝和朝會的開始。後文通過“風含雞舌飄青瑣,日射龍鱗動赤墀”等句,巧妙地運用象征和比喻,展現了宮廷的富麗堂皇和朝臣的謹慎態度。結尾“閤下儒臣出每遲”則透露出朝臣對皇帝的忠誠和對職責的認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元代宮廷生活的風貌。

傅若金

元臨江新喻人,初字汝礪,後改字與礪。少孤貧,刻勵於學。工詩文。年甫三十,遊京師,虞集、揭傒斯見其詩,皆大稱賞之;公卿大夫,皆知其名。後以廣州路教授卒。有《傅與礪詩文集》。 ► 3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