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季野侍父入京

· 屠性
江左風流屬過翁,賦成入奏大明宮。 未應膝上留文度,還向談邊見阿戎。 《金縷》東風歌折柳,錦帆遲日帶歸鴻。 六龍清暑灤河上,扈從應馳白玉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江左:指長江下游以東地區,即今江蘇省一帶。
  • 風流:指才華橫溢,有文采。
  • 過翁:指王季野的父親,可能是一位有才華的老人。
  • 賦成:指寫成的賦文。
  • 大明宮:唐代皇宮,這裏泛指朝廷。
  • 膝上留文度:指王季野在父親膝下學習文學。
  • 阿戎:古代對年輕男子的美稱,這裏指王季野。
  • 《金縷》:一種曲調名,這裏指歌曲。
  • 東風歌折柳:東風吹拂,唱着送別的歌曲,折柳是古代送別時的習俗。
  • 錦帆:華麗的帆船,指王季野的船。
  • 遲日:指春日,日光漸長。
  • 歸鴻:歸來的大雁,比喻歸人。
  • 六龍:指皇帝的車駕,古代皇帝的車駕有六匹馬。
  • 清暑:避暑。
  • 灤河:河流名,位於今河北省。
  • 扈從:隨從。
  • 白玉驄:白色的駿馬,指隨從的馬匹。

翻譯

江左地區才華橫溢的過翁,他的兒子王季野寫成的賦文被帶入朝廷。王季野並未在父親的膝下停留太久,而是迅速成長爲一位有才華的年輕人。在東風的吹拂下,唱着《金縷》曲調,折柳送別,王季野乘着華麗的帆船,在春日裏緩緩啓程,帶着歸來的希望。皇帝在灤河上避暑,王季野作爲隨從,應該騎着白色的駿馬,迅速前往。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王季野隨父親入京的情景,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展現了王季野的才華和前程似錦的未來。詩中「江左風流屬過翁」一句,既讚美了王季野父親的才華,也預示了王季野的文學天賦。後文通過「《金縷》東風歌折柳」等句,營造了送別的氛圍,同時「錦帆遲日帶歸鴻」則寓意着王季野的歸途充滿希望。最後兩句「六龍清暑灤河上,扈從應馳白玉驄」則描繪了王季野即將參與的皇家活動,顯示了他的重要地位和光明前程。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王季野的讚美和祝福。

屠性

元紹興餘姚人,字彥德。明《春秋》學。詩文嚴整有法度。順帝至正間以鄉薦爲嘉定儒學經師。有《彥德集》。 ► 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