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父
夫前撒網如車輪,婦後搖櫓青衣裙。
全家託命煙波裏,扁舟爲屋鷗爲鄰。
生男已解安貧賤,生女已得供炊爨。
天生網罟作田園,不教衣食看人面。
男大還娶漁家女,女大還作漁家婦。
朝朝骨肉在眼前,年年生計大江邊。
更願官中減徵賦,有錢沽酒供醉眠。
雖無餘羨無不足,何用世上千鍾祿。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揭傒斯:元代詩人。
- 撒網:拋出漁網捕魚。
- 搖櫓:划動船槳使船前進。
- 扁舟:小船。
- 鷗:一種水鳥。
- 炊爨:做飯。
- 網罟:漁網。
- 徵賦:稅收。
- 餘羨:多餘。
- 千鍾祿:指高官厚祿。
翻譯
丈夫在前方撒網,網如車輪般旋轉,妻子在後搖動船槳,穿着青色的衣裙。全家人的生活都寄託在這片煙波浩渺的水域中,小船就是他們的家,與海鷗爲鄰。生下的男孩已經懂得安於貧窮和卑微,生下的女孩已經能夠做飯。上天賜予他們漁網作爲田園,不需要爲了衣食而去求人。男孩長大後娶漁家的女兒,女孩長大後成爲漁家的媳婦。每天都能看到自己的骨肉,每年的生計都在這大江邊。他們更希望官府能減少稅收,這樣他們就有錢買酒,供自己醉眠。雖然沒有多餘,但也沒有不足,何必追求世上的高官厚祿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漁家生活的畫卷,通過漁夫撒網、漁婦搖櫓的日常勞作,展現了他們簡樸而自足的生活狀態。詩中「扁舟爲屋鷗爲鄰」一句,形象地表達了漁家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活方式。後文通過對漁家兒女的描寫,進一步強調了這種生活的傳承與滿足。結尾處,詩人表達了對簡樸生活的嚮往和對繁重稅收的不滿,體現了對社會現實的深刻反思。整首詩語言樸實,意境深遠,表達了對簡單生活的讚美和對社會不公的批判。

揭傒斯
元龍興富州(今江西豐城杜市鎮大屋場)江右人,字曼碩,號貞文。元朝著名文學家、書法家、史學家。家貧力學,貫通百氏,有文名。仁宗延祐初,程鉅夫、盧摯薦於朝,由布衣特授翰林國史院編修官。凡三入翰林。文宗時開奎章閣,首擢授經郎,以教勛戚大臣子孫,帝恆以字呼之而不名。與修《經世大典》。順帝元統初,遷翰林待制,昇集賢學士。及開經筵,昇侍講學士,同知經筵事。詔修遼、金、元三史,爲總裁官。畱宿史館,朝夕不敢休,因得寒疾而卒。謚文安,著有《揭文安公集》。傒斯平生清儉,文章嚴整簡當,詩尤清婉麗密,善楷書、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與虞集、楊載、范梈同爲“元詩四大家”之一,又與虞集、柳貫、黃溍幷稱“儒林四傑”。
► 2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