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泊漁家

白綸巾下發如絲,靜倚楓根坐釣磯。 中婦桑村挑葉去,小兒沙市買蓑歸。 雨來蓴菜流船滑,春後鱸魚墜釣肥。 西塞山前終日客,隔波相羨盡依依。
拼音

所属合集

#漁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白綸巾:白色的頭巾。
  • 靜倚:靜靜地依靠。
  • 楓根:楓樹的根部。
  • 釣磯:釣魚時坐的石頭。
  • 中婦:中年婦女。
  • 桑村:種桑樹的村莊。
  • 挑葉:採摘桑葉。
  • 沙市:沙地上的市集。
  • 買蓑:購買蓑衣,一種用草或棕編制的雨衣。
  • 蓴菜:一種水生植物,可食用。
  • 流船滑:船在水中滑行。
  • 鱸魚:一種常見的食用魚。
  • 墜釣肥:釣上來的魚肥美。
  • 西塞山:山名,位於今浙江省湖州市。
  • 隔波相羨:隔着水波羨慕。
  • 盡依依:依依不捨。

翻譯

頭戴白色綸巾,髮絲如雪,靜靜地依靠在楓樹根旁,坐在釣魚的石頭上。 中年婦女在桑村採摘桑葉去了,小兒子從沙市買回了蓑衣。 雨來時,蓴菜隨着船隻在水中滑行,春後釣上來的鱸魚肥美異常。 在西塞山前的漁家,終日有遊客,隔着水波,他們羨慕地望着,依依不捨。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寧靜的漁村生活畫面。詩人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漁家人的日常生活:釣魚、採桑、買蓑衣,以及雨中的蓴菜和春後的鱸魚。詩中的「白綸巾下發如絲」和「靜倚楓根坐釣磯」等句,不僅描繪了漁夫的形象,也傳達出一種超脫塵世的寧靜與閒適。結尾的「隔波相羨盡依依」則表達了遊客對這種生活的嚮往和留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滿了田園詩的韻味。

皮日休

皮日休

唐襄陽人,字逸少,後改襲美,早年居鹿門山,自號鹿門子,又號間氣布衣、醉吟先生等。懿宗鹹通八年擢進士第。十年,爲蘇州刺史從事,與陸龜蒙交遊唱和,人稱皮陸。後又入京爲太常博士。僖宗乾符五年,黃巢軍下江浙,日休爲巢所得,任爲翰林學士。巢敗,日休下落不明,或云爲朝廷所殺,或云爲巢所殺,或雲至吳越依錢鏐,或雲流寓宿州。有《皮子文藪》、《鬆陵集》。 ► 4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