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蘇授經八月二十九日明仁殿進講敕賜酒饌許乘舟汎太液池趨西苑之作

聖明思善述,耆舊倚交修。 虎豹開閭闔,山龍照冕旒。 日臨丹扆動,雲拂翠華流。 獻納稽前古,都俞協大猷。 几筵花氣合,圖史竹光浮。 當寧經綸遠,尊賢禮數優。 內廚深出饌,西苑近回舟。 禁臠由來貴,溪毛庶可羞。 遙勤三顧問,各奉萬年酬。 牢落南州客,相望奈九秋。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奉和:和詩,依照別人詩詞的題材和體裁作詩。
  • 授經:傳授經書。
  • 明仁殿:宮殿名。
  • 進講:進宮講授經書。
  • 敕賜:皇帝賜予。
  • 酒饌:酒食。
  • :同「泛」,泛舟。
  • 太液池:宮中池名。
  • 西苑:西邊的園林。
  • 耆舊:年高望重的人。
  • 交修:共同研究。
  • 閭闔:宮門。
  • 山龍:山中的龍,比喻隱居的高人。
  • 冕旒:古代帝王的禮帽和禮帽前後的玉串。
  • 丹扆:紅色的屏風。
  • 翠華:皇帝儀仗中一種用翠鳥羽作裝飾的旗。
  • 獻納:進獻忠言以供採納。
  • :考察。
  • 前古:古代。
  • 都俞:和諧的樣子。
  • 大猷:大道,重要的規劃。
  • 几筵:供奉神位的器具。
  • 花氣:花香。
  • 圖史:圖書和史籍。
  • 竹光:竹林中的光影。
  • 當寧:指皇帝。
  • 經綸:治理國家的抱負和才能。
  • 尊賢:尊敬賢人。
  • 禮數:禮節。
  • 內廚:宮中的廚房。
  • 出饌:提供食物。
  • 禁臠:宮中珍貴的肉食。
  • 溪毛:溪邊的草。
  • :或許。
  • :進獻。
  • 三顧:三次訪問。
  • 萬年酬:長久的回報。
  • 牢落:孤寂,無所寄託。
  • 南州客:指南方的旅客。
  • 相望:相互思念。
  • 奈九秋:奈何已是深秋。

翻譯

我依照蘇授經的題材和體裁作詩,描述了八月二十九日在明仁殿進講經書,皇帝賜予酒食,並允許乘舟泛遊太液池,前往西苑的情景。聖明的皇帝思慮深遠,依靠年高望重的人共同研究經書。宮門敞開,山中的龍彷彿照耀着帝王的禮帽。日光照耀着紅色的屏風,雲彩輕拂着翠華旗。進獻忠言考察古代,和諧地協調重要的規劃。供奉神位的器具旁花香四溢,圖書和史籍在竹林光影中浮現。皇帝的抱負和才能深遠,尊敬賢人的禮節優厚。宮中的廚房提供美食,西苑近在咫尺,回舟方便。宮中珍貴的肉食向來貴重,溪邊的草或許也能進獻。皇帝三次訪問,各自奉上長久的回報。孤寂的南方旅客,相互思念,奈何已是深秋。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在宮中進講經書的盛況,以及皇帝的尊賢禮數和深遠的經綸抱負。詩中運用了許多宮廷和自然的意象,如「虎豹開閭闔」、「山龍照冕旒」等,展現了宮廷的莊嚴和神祕。同時,通過對「几筵花氣合」、「圖史竹光浮」等細膩景物的描寫,傳達出一種寧靜和諧的氛圍。結尾處的「牢落南州客,相望奈九秋」則流露出對遠方親友的思念之情,增添了詩的情感深度。

傅若金

元臨江新喻人,初字汝礪,後改字與礪。少孤貧,刻勵於學。工詩文。年甫三十,遊京師,虞集、揭傒斯見其詩,皆大稱賞之;公卿大夫,皆知其名。後以廣州路教授卒。有《傅與礪詩文集》。 ► 3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