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門病中雨後書懷寄幕中知己

· 齊己
病根翻作憶山勞,一雨聊堪浣鬱陶。 心白未能忘水月,眼青獨得見秋毫。 蟬聲晚簇枝枝急,雲影晴分片片高。 還憶赤松兄弟否,別來應見鶴衣毛。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憶山勞:因思念山林而感到的勞苦。
  • 浣鬱陶:洗滌心中的鬱悶。
  • 心白:心地純潔,心境清明。
  • 水月:水中月影,比喻虛幻的景象或美好的事物。
  • 眼青:眼睛明亮,比喻目光敏銳。
  • 秋毫:鳥獸秋天新長的細毛,比喻極細微的事物。
  • 蟬聲晚簇:傍晚時蟬聲密集。
  • 雲影晴分:晴朗的天空中雲影分明。
  • 赤松:傳說中的仙人赤松子。
  • 鶴衣毛:鶴的羽毛,常用來比喻仙人的衣飾。

翻譯

病根反覆折磨着我,讓我思念山林而感到勞苦,一場雨或許能洗滌我心中的鬱悶。 我心地純潔,不忘那虛幻的水中月影,目光敏銳,能看見秋天鳥獸新長的細毛。 傍晚時蟬聲密集,顯得枝枝急促,晴朗的天空中雲影分明,片片高遠。 我還記得赤松子兄弟嗎?分別以來,應該見過他們仙人般的鶴羽衣飾。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病中對自然美景的感悟和對仙境的嚮往。詩中「病根翻作憶山勞」一句,既表達了詩人因病而生的痛苦,又透露出對山林的深切思念。後文通過對「水月」、「秋毫」等自然景象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清明與敏銳。結尾提及「赤松兄弟」和「鶴衣毛」,則寄託了詩人對超脫塵世、追求仙境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仙境的無限嚮往之情。

齊己

齊己

唐僧。潭州長沙人,一說益陽人,俗名胡得生,自號衡嶽沙門。天性穎悟,常以竹枝畫牛背爲詩,詩句多出人意表。衆僧奇之,勸令落髮爲浮圖。風度日改,聲價益隆。嘗住江陵之龍興寺,署爲僧正。後終於江陵。好吟詠,與鄭谷酬唱,積以成編,號《白蓮集》。又有《風騷旨格》。 ► 8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