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令

春欲盡,日遲遲。牡丹時,羅幌卷。翠簾垂,綵箋書。紅粉淚,兩心知。 人不在,燕空歸。負佳期,香燼落。枕函欹,月分明。花澹薄,惹相思。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遲遲:形容時間過得緩慢。
  • 羅幌(huǎng):絲織的帷幕。
  • 翠簾:綠色的簾子。
  • 綵箋(cǎi jiān):彩色的紙,常用來題詩或寫信。
  • 紅粉淚:女子傷心流下的淚水。紅粉代指女子。
  • 枕函(hán):中間可以藏物的枕頭,這裏指枕頭。
  • 欹(qī):傾斜、歪向一邊 。
  • 澹薄(dàn bó):顏色淺淡、淡薄。這裏形容花的顏色。

翻譯

春天即將過去,白晝的時間變得悠長遲緩。正是牡丹盛開的美好時節,絲織的帷幕高高捲起,綠色的簾子靜靜地垂落。我用彩色的紙寫下心中情思,臉上留下傷心的淚水,這些情意只有我們兩人心裏知曉。 心愛的人卻不知去向,只有燕子獨自歸來,辜負了我們曾經約定的美好時光。香爐裏的香已經燃盡,灰燼輕輕落下,枕頭也傾斜在一旁。明月灑下清澈的光輝,花朵顏色淺淡,寂寞地綻放,這樣的情景越發惹起我無盡的相思愁緒 。

賞析

這首《三字令》是一首充滿哀怨情思的詞作。上闋描繪暮春之景,通過「春欲盡」「日遲遲」「牡丹時」等點明時節,營造出一種慵懶又略帶惆悵的氛圍,「羅幌卷。翠簾垂」看似簡單的景語,實則暗示了人物的孤寂與等待。「綵箋書。紅粉淚,兩心知」,直白地寫出女子對着彩箋落淚傾訴,二人曾有的默契更爲這份思念增添了幾分濃重。 下闋則進一步抒發女子的愁怨,「人不在,燕空歸,負佳期」,燕子歸來而人未歸,美好佳期已過,着重凸顯出期望落空的失望與哀怨。「香燼落。枕函欹」從細節處刻畫女子百無聊賴、輾轉難眠的狀態,「月分明。花澹薄」以景言情,明月花影勾起的相思之情如波濤般洶涌。全詞語言簡潔,意境深遠,以景襯情,情景交融,將女子細膩而深沉的相思之情展現得淋漓盡致。

歐陽炯

歐陽炯

名或作迥。五代末宋初益州華陽人。善文章,尤工詩詞。少事前蜀王衍爲中書舍人。國亡,降後唐,補秦州從事。後復入蜀,事後蜀孟知祥,累官門下侍郎,兼戶部尚書,同平章事。從孟昶歸宋爲翰林學士。宋太祖開寶四年,嶺南平,議遣炯祭南海,稱病不出,被罷職。旋卒。其詞多寫豔情,今存四十餘首。又著有《花間集序》。 ► 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