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曲三首

銅壺方促夜,斗柄暫南迴。 稍嫌單衣重,初憐北戶開。 西園花已盡,新月爲誰來。
拼音

所属合集

#四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銅壺:古代計時器,這裏指銅壺滴漏,一種通過滴水來計時的裝置。
  • 斗柄:北斗七星的柄部,古人常用來辨別方向和時間,斗柄指向南方表示夏季的到來。
  • 南迴:指向南轉動,這裏指斗柄指向南方。
  • 單衣:指輕薄的夏季衣物。
  • 北戶:北面的門窗。
  • 西園:西邊的花園。

翻譯

銅壺滴漏聲聲催促着夜晚的流逝,北斗七星的柄部剛剛轉向南方,預示着夏天的到來。 稍微覺得單薄的夏衣有些沉重,初次感受到北面的門窗開啓帶來的涼意。 西邊的花園裏,春花已經凋謝殆盡,那新升起的月亮,又是爲了誰而照耀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初夏時節的景象,通過銅壺滴漏和斗柄轉向南方的描寫,巧妙地表達了時間的流轉和季節的更替。詩中「稍嫌單衣重」一句,既反映了天氣由春入夏的微妙變化,也透露出詩人對季節變換的敏感。結尾的「西園花已盡,新月爲誰來」則帶有淡淡的哀愁,表達了對春花凋零的惋惜和對新月升起的期待,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變化的細膩感受和深沉思考。

劉禹錫

劉禹錫

劉禹錫,字夢得,唐朝洛陽(今河南省洛陽)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爲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爲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