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寺春殘寄幕中知己二首

· 齊己
誰遣西來負岳雲,自由歸去竟何因。 山龕薜荔應殘雪,江寺玫瑰又度春。 早歲便師無學士,臨年卻作有爲人。 何妨夜醮時相憶,伴醉佯狂笑老身。
拼音

所属合集

#三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江寺:江邊的寺廟。
  • 春殘:春天即將結束。
  • 幕中知己:在幕府中的知己朋友。
  • 西來:從西方來。
  • 負岳雲:揹負着山嶽間的雲霧,形容旅途的艱辛。
  • 自由歸去:自由地回到原來的地方。
  • 山龕(kān):山中的小洞穴。
  • 薜荔(bì lì):一種植物,常綠藤本。
  • 玫瑰:一種花卉。
  • 早歲:年輕時。
  • 師無學士:沒有拜師學習。
  • 臨年:晚年。
  • 有爲:有所作爲。
  • 夜醮(jiào):夜間祭祀或宴飲。
  • 佯狂:假裝瘋狂。

翻譯

誰讓那從西方來的人揹負着山間的雲霧,自由地歸去,究竟是何原因? 山中的小洞穴裏,薜荔還殘留着雪跡,江邊的寺廟中,玫瑰花又迎來了春天。 年輕時我沒有拜師學習,到了晚年卻開始有所作爲。 何妨在夜間的宴飲中相互回憶,假裝瘋狂地笑着,陪伴着老去的身軀。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自由生活的嚮往和對過去歲月的回憶。詩中,「負岳雲」形象地描繪了旅途的艱辛,而「自由歸去」則體現了詩人對自由的渴望。通過對「山龕薜荔」和「江寺玫瑰」的描寫,詩人展現了自然景色的變化,同時也暗示了時間的流逝。後兩句則反映了詩人對年輕時未曾學習的遺憾,以及晚年有所作爲的自豪。最後,詩人以夜間的相憶和佯狂的笑來結束全詩,表達了對友情的珍視和對生活的豁達態度。

齊己

齊己

唐僧。潭州長沙人,一說益陽人,俗名胡得生,自號衡嶽沙門。天性穎悟,常以竹枝畫牛背爲詩,詩句多出人意表。衆僧奇之,勸令落髮爲浮圖。風度日改,聲價益隆。嘗住江陵之龍興寺,署爲僧正。後終於江陵。好吟詠,與鄭谷酬唱,積以成編,號《白蓮集》。又有《風騷旨格》。 ► 8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