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拙
所稟有巧拙,不可改者性。
所賦有厚薄,不可移者命。
我性愚且惷,我命薄且屯。
問我何以知,所知良有因。
亦曾舉兩足,學人蹋紅塵。
從茲知性拙,不解轉如輪。
亦曾奮六翮,高飛到青雲。
從茲知命薄,摧落不逡巡。
慕貴而厭賤,樂富而惡貧。
同此天地間,我豈異於人。
性命苟如此,反則成苦辛。
以此自安分,雖窮每欣欣。
葺茅爲我廬,編蓬爲我門。
縫布作袍被,種穀充盤飧。
靜讀古人書,閒釣清渭濱。
優哉復遊哉,聊以終吾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稟 (bǐng):天賦,天生的品質。
- 賦 (fù):賦予,天生的條件。
- 惷 (chǔn):愚蠢。
- 屯 (tún):困頓,不順。
- 蹋 (tà):踏,行走。
- 紅塵:塵世,指人世間。
- 六翮 (liù hé):鳥的六根大羽毛,這裏指翅膀。
- 青雲:高遠的天空,比喻高位或遠大的志向。
- 摧落:墜落,失敗。
- 逡巡 (qūn xún):猶豫,徘徊。
- 慕貴:羨慕富貴。
- 惡貧 (wù pín):厭惡貧窮。
- 葺茅 (qì máo):用茅草修補屋頂。
- 編蓬 (biān péng):用蓬草編織門。
- 盤飧 (pán sūn):盤中的食物。
翻譯
天生我就有巧拙之分,這是不可改變的本性。 天生我就有厚薄之別,這是不可轉移的命運。 我本性愚笨且愚蠢,我的命運薄弱且不順。 問我如何知道這些,確實有其原因。 我也曾嘗試踏入紅塵,學習他人行走。 從此我知道自己的本性笨拙,無法像車輪一樣靈活轉動。 我也曾振翅高飛,試圖到達青雲之上。 從此我知道自己的命運薄弱,失敗得毫不猶豫。 我羨慕富貴而厭惡貧窮,在這天地間,我豈能與他人不同。 如果命運如此,反抗只會帶來痛苦。 因此我安於現狀,儘管貧窮卻常常感到快樂。 我用茅草修補我的小屋,用蓬草編織我的門。 我縫製布袍和被褥,種植穀物以充飢。 我靜靜地閱讀古人的書籍,閒暇時在渭水邊垂釣。 悠閒自在地生活,就這樣度過我的餘生。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白居易對自己命運的接受和對簡樸生活的滿足。他認識到自己的本性和命運是不可改變的,因此選擇了順應自然,過一種簡單而滿足的生活。詩中,白居易通過對比自己與他人的不同,強調了個人命運的不可抗拒性,同時也展現了他對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超脫態度。他的生活雖然簡樸,但卻充滿了自足和快樂,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對命運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