贖雞
清晨臨江望,水禽正諠繁。
鳧雁與鷗鷺,遊颺戲朝暾。
適有鬻雞者,挈之來遠村。
飛鳴彼何樂,窘束此何冤。
喔喔十四雛,罩縛同一樊。
足傷金距蹜,頭搶花冠翻。
經宿廢飲啄,日高詣屠門。
遲迴未死間,飢渴欲相吞。
常慕古人道,仁信及魚豚。
見茲生惻隱,贖放雙林園。
開籠解索時,雞雞聽我言。
與爾鏹三百,小惠何足論。
莫學銜環雀,崎嶇謾報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諠繁(xuān fán):喧鬧繁多。
- 鳧雁(fú yàn):野鴨和大雁。
- 遊颺(yóu yáng):自由自在地遊動。
- 朝暾(zhāo tūn):早晨的陽光。
- 鬻雞(yù jī):賣雞。
- 窘束(jiǒng shù):束縛,困頓。
- 金距(jīn jù):指雞的腳爪。
- 頭搶(tóu qiāng):頭撞。
- 經宿(jīng sù):經過一夜。
- 屠門(tú mén):屠宰場。
- 遲迴(chí huí):徘徊,猶豫。
- 惻隱(cè yǐn):同情,憐憫。
- 鏹三百(qiāng sān bǎi):古代貨幣單位,這裏指錢。
- 銜環雀(xián huán què):傳說中報恩的鳥。
- 崎嶇(qí qū):艱難,曲折。
翻譯
清晨我站在江邊眺望,水禽們正喧鬧繁多。野鴨、大雁和海鷗,自由自在地遊動在朝霞中。恰好有個賣雞的人,帶着雞從遠村來到這裏。它們飛翔鳴叫,那是何等的快樂,而束縛中的它們又是何等的冤屈。十四隻小雞,被罩在同一個籠子裏。它們的腳受傷,金色的爪子緊縮,頭撞在花冠上翻滾。經過一夜沒有吃喝,太陽升起時被帶到屠宰場。在還未死去之前徘徊,飢渴得想要互相吞食。我常仰慕古人的仁道,仁信可以及於魚和豬。看到這一幕心生憐憫,我贖買了它們放生在雙林園。打開籠子解開繩索時,我對雞說:「給你們三百鏹,這點小恩小惠不值一提。不要學銜環雀那樣,艱難地回報恩情。」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清晨江邊的景象和贖買雞隻的情節,展現了詩人對生命的尊重和對仁道的追求。詩中,「清晨臨江望」一句,即勾勒出一幅寧靜而生機勃勃的江邊晨景,而「水禽正諠繁」則進一步以動物的自由活動來象徵自然的和諧。隨後,詩人通過對比雞隻在自由與束縛中的不同狀態,表達了對生命自由的嚮往和對束縛的同情。最後,詩人以贖買雞隻的行爲,實踐了仁道,並告誡雞隻不要過於執着於報恩,體現了詩人對生命平等和自然法則的深刻理解。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白居易詩歌中的人文關懷和道德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