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飲湖州酒寄崔使君

一榼扶頭酒,泓澄瀉玉壺。 十分蘸甲酌,瀲豔滿銀盂。 捧出光華動,嘗看氣味殊。 手中稀琥珀,舌上冷醍醐。 瓶裏有時盡,江邊無處沽。 不知崔太守,更有寄來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kē):古代盛酒的器具。
  • 扶頭酒:一種酒名,意指容易使人醉的酒。
  • 泓澄:形容水清澈。
  • :傾倒。
  • 玉壺:玉製的壺,此處形容酒壺精美。
  • 蘸甲:指酒斟得滿,溢出杯外,沾溼指甲。
  • 瀲豔:形容酒光閃爍。
  • 銀盂:銀製的酒器。
  • 琥珀:此處指琥珀色的美酒。
  • 醍醐:指美味的酥酪,此處比喻美酒。

翻譯

我拿起一壺扶頭酒,清澈如玉壺中的水般傾瀉而出。 酒斟得滿滿,溢出杯外,沾溼了指甲,銀盂中酒光閃爍。 捧在手中,酒光閃動,嘗一嘗,味道獨特。 手中這稀有的琥珀色美酒,入口如冷醍醐般清爽。 瓶中的酒總有喝完的時候,江邊卻沒有地方可以再買。 不知道崔太守,是否還會再寄來這樣的美酒?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對美酒的珍愛與對友人的思念。詩中,「扶頭酒」、「琥珀」、「醍醐」等詞語,不僅描繪了酒的色澤與口感,也反映了詩人對酒的深厚情感。通過「瓶裏有時盡,江邊無處沽」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美酒的留戀與對友人再次寄酒的期盼。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白居易詩歌的獨特魅力。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