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下閒居寄山南令狐相公

已收身向園林下,猶寄名於祿仕間。 不鍛嵇康彌懶靜,無金疏傅更貧閒。 支分門內餘生計,謝絕朝中舊往還。 唯是相君忘未得,時思漢水夢巴山。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嵇康(jī kāng):三國時期魏國文學家、音樂家,以懶散著稱。
  • 疏傅:指疏遠富貴,不追求金錢和權勢。
  • 支分:分配,安排。
  • 謝絕:拒絕。
  • 相君:對宰相的尊稱,這裏指令狐相公。

翻譯

我已經退隱到園林之中,但名字仍舊掛在官職之間。 不再像嵇康那樣鍛鐵,更加懶散寧靜;沒有像疏傅那樣追求金錢,更加貧窮閒適。 我安排好家中的生計,拒絕了朝中的舊日往來。 只有令狐相公您,我始終難以忘懷,時常思念着漢水和夢中的巴山。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白居易退隱後的生活狀態和心境。他雖然身在園林,但名字仍與官職相連,顯示出他對仕途的淡漠。詩中提到「不鍛嵇康彌懶靜」,用嵇康的懶散來比喻自己的寧靜生活,而「無金疏傅更貧閒」則表明他放棄了金錢和權勢的追求,享受着貧窮而閒適的生活。最後兩句表達了對令狐相公的深厚情誼,以及對遠方山水的美好思念,展現了詩人淡泊名利、嚮往自然的高潔情懷。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