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亭夕望

憑高望遠思悠哉,晚上江亭夜未回。 日欲沒時紅浪沸,月初生處白煙開。 辭枝雪蕊將春去,滿鑷霜毛送老來。 爭敢三年作歸計,心知不及賈生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憑高:站在高處。
  • 悠哉:形容心情悠閒自在。
  • :消失。
  • 紅浪沸:形容夕陽映照在江面上,波光粼粼,如同沸騰的紅色波浪。
  • 白煙開:指月亮初升時,夜霧散開,露出清晰的月光。
  • 辭枝:離開樹枝,指花瓣飄落。
  • 雪蕊:指白色的花蕊。
  • 滿鑷霜毛:形容頭髮如霜,鑷指梳理。
  • 爭敢:怎敢。
  • 賈生:指賈誼,西漢著名文學家、政治家,以才智著稱。

翻譯

站在高處遠望,思緒悠閒自在,夜晚在江邊的亭子裏,直到深夜還未歸去。 夕陽即將消失時,江面上的波光如同沸騰的紅色波浪;月亮初升時,夜霧散開,月光清晰可見。 白色的花瓣隨着春天的離去而飄落,滿頭的白髮如同霜雪,伴隨着衰老的到來。 怎敢計劃三年後歸鄉,心中清楚自己的才華不及賈誼。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江亭夜望時的深情與自省。詩中,「憑高望遠思悠哉」展現了詩人超然物外的心境,而「日欲沒時紅浪沸,月初生處白煙開」則通過生動的自然景象,表達了時間的流轉與自然的壯美。後兩句「辭枝雪蕊將春去,滿鑷霜毛送老來」寓含了對時光流逝的無奈與哀愁。結尾的「爭敢三年作歸計,心知不及賈生才」則透露出詩人對自己才華的自謙與對歸鄉的渴望,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